強週期變“啞炮”?預售下滑、二手回收熱度不及往年 iPhone 16系列首發遇冷
iPhone 16系列今起正式發售。作爲蘋果首款搭載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手機,疊加恰逢曾大賣的iPhone12、iPhone13系列的換機週期,不少機構預期iPhone16系列銷售將遠超iPhone15系列,迎來“強週期”。但就目前而言,iPhone16系列的銷售情況似乎未及預期。
財聯社記者走訪瞭解到,今年iPhone首發的二手回收熱度遠低於往年,有二手販子向財聯社記者無奈感嘆“生意不好做,今年行情不如去年”。
此外,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近日表示iPhone16系列預售銷量較15系列減少12.7%。目前,消費電子市場難言復甦,蘋果遲遲未能推出能“驚豔”消費者的新功能,華爲、小米等其他消費電子品牌卻攻勢兇猛,連推大賣產品。面對“前狼後虎”,蘋果還能維持其一貫的手機霸主地位嗎?
今日上午10點左右,財聯社記者於深圳益田假日廣場的蘋果直營店發現,店內仍有不少體驗產品人士,現場取貨隊伍亦排起長龍。
該門店店員告訴記者,目前,iPhone 16及16 Plus在店內有現貨,下單即可提貨;Pro及Pro Max則需預定,提貨時間或將等到10月。財聯社記者瀏覽蘋果官網發現,目前下單Pro約需等待10天,Pro Max則需等待2-3周。
相較於往年,iPhone16的熱度似乎有所降低。iPhone15系列首發當日,財聯社記者曾於益田假日廣場蘋果直營店瞭解到,15系列全系列均無現貨。如在蘋果官網預定,基礎機型需等待一週左右,而Pro Max等待時間則接近兩個月。
熱度降低亦同時體現在二手收貨價格方面。往年,首發當日的Pro及Pro Max系列幾乎均能在二手回收處加價500元以上售出,熱門機型甚至可加超千元。而今日11點左右,現場多位二手販子表示,已拒絕接收iPhone 16、iPhone 16 plus及iPhone 16 Pro在內的多款機型,僅Pro Max金色256G可加價400左右接收。“生意不好做,Pro已經破發,今年行情不如去年。”一位“黃牛”表示。
實際上,18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就已作出預警。他發文表示,iPhone 16系列在首週末預購銷量預估約3700萬部,較去年iPhone 15系列首週末銷量同比減少約12.7%,關鍵在於iPhone 16 Pro系列低於預期。
對於iPhone16系列目前銷售低於預期的原因,CINNO Research 資深分析師劉雨實認爲主要有三點。“首先是缺乏創新,相比上代整體參數和軟件提升有限,部分關鍵技術功能未兌現。iPhone16所支持的AI功能未能全面落地,國內需2025年才能使用,對首發造成不利影響。”
據瞭解,蘋果智能將在10月份開始測試美國英語版本,12月在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南非等地區推出;中文、法語、日語、西班牙語則將於明年推出,但具體時間未定。目前,在中國大陸購買的iPhone機型不能使用蘋果智能。
其次,劉雨實認爲市場環境變化也是重要原因。“主要競爭對手在AI等功能方面先發優勢明顯,技術創新上不斷髮力,給蘋果帶來了較大的競爭壓力”。
目前,華爲、OPPO、Vivo等多手機品牌均已推出搭載大模型的機型。從AI功能上來看,蘋果智能與其他廠商的AI功能類似,未能起到“驚豔”效果。
其三,劉雨實表示,“全球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加謹慎地購買高價商品。”目前,消費電子行業仍處於緩慢復甦階段,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2.3億部,同比增長5%。儘管較上年有所增長,但距離2021年的13.9億臺仍有較大差距。
“在蘋果銷售不佳的情況下,主要競爭對手將趁機藉助AI、摺疊等領域上的先發優勢謀求更高市場份額,增強自身在高端市場話語權。”劉雨實說道。
今日,除了蘋果16系列首發外,華爲的三摺疊手機HUAWEI Mate XT非凡大師亦正式開售。在開始搶購後,Mate XT非凡大師全部型號被瞬間搶空,目前官網渠道已告無貨,購買頁面顯示“排隊中”。不過,財聯社記者走訪深圳萬象天地華爲旗艦店發現,店內體驗人羣並不多,工作人員表示,“不支持預定,現場僅供瞭解產品。”
供應鏈方面,iPhone 16的主要供應商變化較少,最大變化發生在代工格局。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往年主要由富士康承擔的Pro系列代工訂單,今年立訊精密(002475.SZ)會承擔更多。此外,財聯社記者從供應鏈獲悉藍思科技(300433.SZ)承擔了iPhone 16的前後玻璃蓋板、攝像頭保護蓋板、金屬中框+側鍵、後蓋組裝,及側鍵藍寶石供應。郭明錤早前調研報告還指出歌爾股份(002241.SZ)如往年擔任麥克風供應商。
在“前狼後虎”的夾擊之下,蘋果壓力增加,“果鏈”亦難如往年“躺贏”。往年,蘋果手機發售期間“果鏈”們在二級市場往往迎來熱炒。但今年果鏈們卻未能被提振。
“對於上游‘果鏈’廠商而言,尋找新的增長點和轉型方向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在面臨蘋果訂單減少、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的情況下。目前果鏈企業轉型方向集中體現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座艙、XR等其他消費電子領域以及其他智能手機品牌客戶等。”劉雨實說道。
本文源自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