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立委叫什麼?蘇跋扈巧辯令人反感

蘇貞昌任內六大爭議事件

行政院長蘇貞昌去職成定局,回顧蘇這4年來的功過,並非他自詡「有政府,會做事」,民衆反而只會記得的是,那個曾經在國會殿堂上嗆立委「在那叫什麼?」的跋扈、巧辯蘇院長;尤其任內關中天新聞臺,更是大開民主倒車,扼殺言論自由。

民代出身,蘇貞昌當過屏東縣與臺北縣長兩大要職,在民進黨取得中央政府執政後,蘇在扁政府更歷任總統府秘書長與行政院長,還出馬代表民進黨競選2008年副總統,黨政經歷豐富。

然而,此次民進黨重返執政後,蘇貞昌的強勢律師性格展現更勝以往,再加上挾民進黨在完全執政優勢下,讓蘇在立法院的善辯更有底氣,答詢時表現謙卑只是客氣,傲慢變成理所得然。

舉凡2020年9月到立法院專案報告開放美豬牛時,反質詢時任立委的蔣萬安「你在美國吃美國牛也沒事啊」;2020年12月迴應萊豬質詢時,拍桌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2021年10月答詢時又嗆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袂見笑」。

2021年11月,在面對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時,蘇貞昌直接回嗆「吵死了」;2022年3月在迴應蔣萬安質疑不敢承諾未來不缺電時,蘇貞昌又回酸故總統蔣經國昔日也承諾要反攻大陸,還嗆蔣「像街頭小混混」、「在那叫什麼?」這些歷史性的畫面,都令民衆反感。

被人稱爲酷史的他,面對自己主政下的施政爭議,蘇貞昌雖偶有承擔肩膀,但更多是輕描淡寫,例如2022年10月鏡電視爆關說爭議,蘇在立院備詢時一席「不必去查」,就是經典。

蘇貞昌藐視國會,部會首長也跟着有樣學樣起來,而新冠疫情期間,蘇內閣防疫作爲雙標、黑箱作業,更是爭議不斷,另治安方面,對臺版柬埔寨案一直拿不出具體解決之道,選民早在去年底九合一大選給了民進黨教訓,如今蘇貞昌終於決定自己走人,但也賠上昔日有衝勁的「電火球」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