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社會協同力 共同辦好教育強國事業
事件回顧:2月以來,教育部與遼寧省、吉林省、河南省、福建省、湖北省多地開展部省會商。9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2024年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活動。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
強大的社會協同力是教育強國“六大特質”之一,也是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24年,教育領域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以戰略思維、系統思維進一步明晰主攻方向和措施路徑,最大程度上匯聚全社會辦教育的合力。
進一步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集中交匯點。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是提升高校社會協同力的內在要求。教育系統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優化高等教育區域佈局,特別是通過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建立了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相互支撐並帶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着力推進高質量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度融合。7月,教育部組織召開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推進會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五年工作交流會,加快推進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爲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關鍵支撐。9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2024年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活動,促進重點領域校企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提前適配,有效服務重點領域及相關行業、區域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後,教育部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進行再落實再部署,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提升人才自主培養水平爲重點,積極呼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加快建立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爲牽引的人才發展體制和科研組織機制,匯聚更多有利於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的創新要素和科教資源。
進一步加強科教融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間的紐帶聯繫。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提升社會協同力的關鍵環節。2024年共撤銷1670個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一批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需求的新專業興起,深度交叉融合專業開始轉型升級,讓專業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以產業爲導向的專業佈局新態勢逐步形成。9月,教育部召開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聚焦產教融合這一核心任務,全鏈條發力、全系統推動,推進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試點。迄今爲止,教育部會同國資委,共同支持“雙一流”高校聯合中央企業建設了32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共同推進支持建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聘任了2萬多名來自企業的教師。通過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結合的緊密度、與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適配度,有力促進了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之間的深度對接。
進一步重視部省戰略合作,深化部省會商機制創新。教育系統對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越強,社會協同力也就越強,兩者具有內在一致性。2月以來,教育部與遼寧省、吉林省、河南省、福建省、湖北省多地開展部省會商,圍繞戰略協議實現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對各地找準教育強國目標定位和戰略支點、立足區域資源稟賦謀劃教育結構佈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9月,教育部、江蘇省攜手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產業需求爲牽引,以科技成果轉化爲紐帶,帶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協同佈局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進一步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的健全完善。以“教聯體”建設爲抓手,調動部門資源,協同社會力量,充分調動育人資源,構建全面育人體系“大格局”。1月,教育部公佈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名單,北京市朝陽區等97個縣(區、市)入選。5月,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總結交流各地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經驗做法。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通過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縱深推進,教育場域載體不斷拓寬延伸,既全面落實了實踐育人的要求,加強學生的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培養,又通過醫教互促、體教互融、家校互動、社教同頻等,共同擔負起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責任。
2024年,我國教育領域的社會協同力大幅提升,匯聚社會力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在“兩個大局”背景下,教育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各種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加,由於社會系統中不同主體擁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發展目標和價值取向,任何單一主體都難以獨自完成重大戰略目標,必須通過多主體良性互動、子系統之間的協同合作才能得以實現。協同力是系統有序結構形成的內驅力,也是各種力量的矢量和,圍繞核心目標同向發力、協同運作至關重要。
展望2025年,要做好“辦學能力高水平”與“產教融合高質量”互促互贏、同向同行,持續做好“科教融匯、產教融合”這篇大文章。要進一步發揮“雙一流大學”的國家隊作用,實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高科技企業融合發展。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家校社協同育人實驗區等要出典型、出經驗,更好發揮輻射引領作用。要凝聚更加強大的社會協同力,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勢能”轉化爲教育強國建設的“動能”,不斷提升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支撐能力。
(作者系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31日 第02版
作者:羅仲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