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的傷心地”:耗資萬億,美國爲何要揪着阿富汗不放?

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爆發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雙子塔被來路不明的飛機撞毀,大樓轟然倒塌。

這使得美國當局非常氣憤。他們對外宣佈要揪出兇手,隨着調查進程,美國毅然將目標鎖定在中東地區,並且宣稱阿富汗藏有恐怖勢力頭目,以此爲藉口對阿富汗發動了戰爭。

阿富汗素有“中東地區絞肉機”之稱,是因爲它在歷史上多次引起其他國家的覬覦,進入現代之後,阿富汗成爲一些強國的傷心之地。

比如英國的殖民戰爭,蘇聯的阿富汗戰爭,以及美國的反恐戰爭,阿富汗像一個戰爭泥沼那樣,不斷使得這些國家身陷其中。

對其投入巨大經費,還一度損兵折將,但又沒有將阿富汗拿下。

對於美國就更慘了,他們一開始打着反恐的名義進軍阿富汗。

20年來,總計在阿富汗戰場上投擲了將近上萬億美元,不僅沒有消滅美國口中的恐怖勢力,反而讓其組織數量越來越多,打得美軍疲倦不已,美國在阿富汗陷入退軍不行,進軍不能的尷尬局面。

爲什麼美國會一直揪着阿富汗不放?而阿富汗又爲何讓美國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呢?

阿富汗地處中東地區至關重要的地帶,在面積上有64.75萬平方公里,人口上則接近3200多萬,國內普遍信仰伊斯蘭遜尼派,是一個回教國家。

作爲一個山脈居多的地方,阿富汗境內的山地所佔面積達到80%之多,而且伴隨着沙漠化。

作爲一個欠發達的地區,阿富汗的GDP值只有200億不到,遠遠低於我國一個普通城市的水平,並且自古以來受到戰爭的影響較深,這導致阿富汗經常處於重建的狀態。

不僅如此,阿富汗的交通非常閉塞,而且國內人民在生活上非常困難,有些地方甚至接近原始狀態。

他們的主要產業是農牧業,且從業人口占全國比重很大,儘管如此農牧業還不能使得他們自給自足,阿富汗也依賴別的國家對他們進行幫扶。

作爲一個比較貧瘠的國家,阿富汗既沒有周邊中東國家那樣的石油資源,也沒有成型的港口。

但是它在戰略上的意義可見一斑,阿富汗處於中東地區最關鍵的位置,而且它作爲中亞、西亞、南亞的交界處,與諸如伊朗、巴基斯坦、塔基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相接壤。

另外,阿富汗的自然環境還能提供電力,而且阿富汗有1400多種礦藏,能夠產生超過100萬億美元的價值。

可以說在礦藏資源上,阿富汗有一定的優勢,且阿富汗在戰略上更有重大的意義。

多個世紀以來因爲阿富汗作爲一個連接西亞、中亞、南亞的樞紐地帶,一直引起很多霸權國家們的覬覦。等於說誰掌握了阿富汗地帶,誰就能掌控整個中東地區的制高點。

在古代的時候,阿富汗先後被中東一些國家所統治,到了近代,一些西方國家也覬覦這塊土地,並且都派兵進發過阿富汗,但基本上都是以碰壁而告終,他們時刻都想控制阿富汗,但就是無法達成願望。

19世紀初期的時候,英國當時以日不落帝國的威名,在全世界橫行霸道,並且在亞洲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並且還想將勢力延伸到中東地區。

英國對阿富汗發動了三次戰爭,三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一開始英國認爲自身無比強大,區區阿富汗不在話下。

然而英國在進入阿富汗戰爭後,卻從此動彈不得,英國軍隊先是攻克了阿富汗首都,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又遭到一些反對勢力的打擊,英國軍隊被日夜騷擾。

使得他們疲憊不堪,很快第一次對阿富汗的侵略戰爭以英國退軍而結束。

在英國第一次與阿富汗開戰之後,過了40年,英國又捲土重來,再次派軍進攻阿富汗。

跟第一次一樣,英國先是拿下了阿富汗,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一批又一批反對勢力,折磨英國軍隊,英軍以休整爲名義撤軍。

英國人彷彿打阿富汗打上癮,又對阿富汗發動了第三次戰爭,這一次被阿富汗官方給打退。

三次戰爭,讓英國賠上了一大批的軍隊,甚至也一定程度上使得英國的國力衰弱,在第一次大戰之後,英國就沒敢再來侵犯阿富汗了。

當時沙皇俄國也一度想來染指阿富汗的國土,然而眼看英國無功而返,隨即沙俄也打消了念頭。

20世紀70年代,蘇聯與美國分庭抗禮,同時蘇聯也學着美國搞霸權主義,在歐洲到處靠核威脅來收小弟,當時歐洲一些國家害怕蘇聯的軍事力量。

他們要麼倒向美國,要麼對蘇聯投懷送抱。

蘇聯還打算來中東地區拉兄弟入夥,然而阿富汗就是不買賬,它不想參加美國的陣營,也對蘇聯的隊伍不感興趣。

蘇聯發現阿富汗在戰略上意義非凡,於是向阿富汗拋出橄欖枝,想讓阿富汗站在蘇聯的一邊。

阿富汗裡愣是沒有搭理蘇聯,這可讓蘇聯覺得給臉不要臉,當即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不明世事”的阿富汗。

於是在1973年,蘇聯找了一個理由,向阿富汗進軍。這一打就打了十幾年的時間。

一開始蘇聯還迷之自信,認爲有先進武器在手,那麼貧窮的阿富汗幾天就可以拿下,然而幾個星期,幾個月,幾年過去,蘇聯還是沒有拿下阿富汗,甚至被阿富汗的軍隊搞得暈頭轉向。

阿富汗軍隊憑藉對地理環境的熟悉,採取了游擊戰的打法,將蘇聯軍隊打得暈頭轉向。

爲此,蘇聯加大了經費投入,並且派出大量軍隊,還使用了一系列先進武器,就是無法攻破阿富汗。在這個過程當中極大程度地消耗了自身的國力,最後蘇聯內外交困,不得不宣佈從阿富汗撤軍。

可以說自從英國和蘇聯之後,阿富汗作爲“戰爭泥沼”的稱號便由此而生。

蘇聯大廈轟然倒塌之後,美國一下子失去了對手,他們也能騰出手去執行所謂的“全球擴張計劃”。美國時刻都覬覦中東地區,其緣由是石油、礦產、天然氣資源使得他們非常眼紅。

在90年代的時候,美國還以支持科威特的名義,派出軍隊去教訓伊拉克薩達姆當局,發動了著名的海灣戰爭,目的還是爲了中東的石油,並且逐漸建立起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聲威。

在9·11事件之後,美國認爲自己顏面掃地,揚言一定要抓到兇手。美國說幹就幹,很快就展開了所謂的反恐行動,經過一系列的調查,最終將目標定位於中東,說是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勢力乾的。

美國很快向阿富汗的恐怖勢力發出通告,限定他們日期趕快交出相關人員,不然美國將對阿富汗發動制裁。

阿富汗恐怖勢力沒有被美國嚇到,當即表示拒絕。這讓美國小布什當局氣急敗壞。

於是小布什下令對阿富汗進行制裁,說是爲了維護世界安全,打擊恐怖勢力。

這自然是美國慣用的手法而已,阿富汗的地緣戰略位置,使得美國早就對他們垂涎三尺,並且阿富汗一直和我國、伊朗、俄羅斯三國的關係不一般,並且還承擔起連接三個國家的橋樑作用。

美國意識到不如趁此機會,打擊一下阿富汗,正好可以遏制一下中俄伊三國的發展,以此鞏固自己在中東地區的霸主地位,於是美國開始整裝待發,打着反恐旗號向阿富汗進發。

然而美國似乎高估了自己,昔日的英國和蘇聯都曾在阿富汗戰場上折戟沉沙,現在美國自己又來趟這渾水,他們認爲,壓根不相信阿富汗是“帝國墳墓”這一說法。

美國進軍阿富汗,剛開始時和英國一樣,美軍勢如破竹,打得阿富汗恐怖勢力招架不住,再加上北約派出飛機對阿富汗進行狂轟亂炸。

恐怖勢力只得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撤出,跑到阿富汗偏遠山區躲起來。

美國也爲此扶持一個叫北方聯盟的阿富汗政權,成爲美國在阿富汗的棋子,初期的美軍看似是勝利在望,然而卻不知這只是開始,自從美國就深陷阿富汗戰爭的泥沼之中無法脫身。

歷史在重演,和蘇聯那樣,當地的恐怖勢力像過去對峙蘇聯那樣,採取了游擊戰的打法,正好阿富汗山脈居多,而且山脈還能作爲天然的掩體,恐怖勢力就派出部隊,分成一個個小組,每個小組是一個小分隊,遊離在這些地區當中。

美軍那些先進的裝甲機車,根本無法開進去,而且阿富汗山區當中亦有不少天然的山洞,可以作爲防空洞,且還能改造成防禦工事,這讓美軍的空襲失去意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軍只能派陸戰部隊進山圍剿,但阿富汗恐怖勢力對當地情況是非常熟悉的,但是美軍卻對此陌生,儘管動用了一切先進武器,最終還是讓美軍犯難。

美軍和阿富汗恐怖勢力軍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貓捉老鼠” 的游擊戰。

很快,美軍就精疲力盡了,在阿富汗山區中陷入了僵局。

正在美軍焦頭爛額之際,喀布爾傳來消息,稱美國扶持起來的北方聯盟,這批工作班子內部衝突不斷,並且起了內訌,最終這羣人自己打起來。

這讓美國更是頭疼了,就在美國試圖調解北方聯盟內的矛盾,理清關係的時候,阿富汗民間反美組織一個接着一個冒出,這讓美軍應接不暇,到底該忙哪頭?

美國對阿富汗的戰爭陷入了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狀態。

美國本來想撤軍,但不久後因爲美國駐軍不夠,又被冒出來的各種反美組織吊打,逼得美國只能加派駐軍。

而在美國加派駐軍之後,一些阿富汗反美勢力又跟美軍玩聲東擊西的遊戲,美軍一路追趕這些反美勢力到了山區,這些勢力又跟恐怖勢力接上號,讓美國無從下手。

從2001年美國向阿富汗派兵,到2021年美國當局宣佈從阿富汗境內撤軍。美國在阿富汗耗了整整20年的時間。

截止2017年,美國對外發布數據稱,美國從2001年到2017年這整整16年中,總計在阿富汗戰場上投入了達2.4萬億美元的經費,並且每天都要消耗近乎4億美元,並且還不斷增派士兵。

儘管如此,美軍在消滅阿富汗恐怖勢力上卻一點進展也沒有,通常是眼看將一些組織消滅,但又有新的組織冒出來,並且北方聯盟呈現一盤散沙的狀態,讓美國即使投入巨資都無法管理,更別說找一個合理的美國代言人。

美國在阿富汗沒有扶植起穩固的親美政權,這讓美國更是無地自容,這就等同於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費,因爲阿富汗沒有被美國拿下。

就這樣在阿富汗耗了20年的美國,他們也在不斷消耗自身國力。

同時,中俄伊之間的聯繫在不斷加強,且我國的實力在增強,美國本想制裁我國,但一直抽不開身,而且忌憚俄羅斯的打擊。

就這樣,2021年美國當局只能將在阿富汗的美軍部隊盡數撤回,雖然他們還是在找各種理由爲自己開脫,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在拖下去,美國可能會走向蘇聯那樣的結局,被戰爭嚴重拖垮。

結語:

美國近二十年的阿富汗戰場經歷證明,阿富汗是強國的傷心地,徑直讓英國、蘇聯、美國等國家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還嚴重地拖垮他們,成爲戰爭的泥沼。這也是他們直接導致的結果。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打着維護正義的旗號,但本質上霸權侵略的戰爭,遲早會將自己拖入火坑之中,美國在阿富汗的下場,正可謂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