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esg商機 升貿與中大締約成立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升貿與中央大學締約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圖/李淑惠)

全球第三大電子與錫錫材料廠商升貿科技(3305)日前已簽署意向書,加入中央大學新設立的「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並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與中央大學共同設立聯合研究中心。

升貿科技將每年提供中央大學500萬,爲期5年。雙方將共同開發電動車元件組裝、AI晶片先進封裝技術,以及低碳與低能耗製程的低溫銲錫材料。與中央大學的聯合研究中心可成爲國內封裝產業重要的研發平臺,藉由開發新技術及銲錫產品,加強與晶片載板封裝廠合作,更能促進AI晶片中超微細銲錫產品國產化,深化晶片封裝的垂直整合能力,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升貿科技成立50年來,專注於開發電子組裝和封裝的銲錫材料技術,已成爲全球性的指標廠商,臺灣電子業快速成長的幕後功臣。近年來更因臺灣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升貿科技的產品已成功打入SPACE X的供應鏈,更擴展至AI等高效能運算晶片的組裝以及電動車充電樁的供應廠。

此次與中央大學合作,可進一步強化材料特性外可以藉由中央大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縮短研發的時間,除了拓展寬廣的應用範圍以外,更可以加速產品的上市應用。

升貿科技基於充電樁的成果,開發新型高信賴性的焊錫材料,已經逐步導入電動車的組裝,將再透過與中央大學的研究,實現更耐高環境變化的焊錫產品。現階段AI高效能運算技術晶片的封裝技術中,微米級銲錫及其相關材料技術皆掌握於外資廠商,若需整合供應鏈,臺灣尚欠缺及時應對與取得共有技術情報的能力,影響技術進展,無法迅速提升良率。藉由此次成立的聯合研發中心而爲合作平臺,中央大學與升貿科技可與國內廠商合作,開發與提供更多元化的微米級銲錫材料新合金,以符合晶片設計的需求。

當製程採用低溫銲錫,可使消耗性電子產品於組裝時減少25-40%的能量消耗,組裝時所需要的耐熱材料使用量亦可減少25%,大量降低環境的負荷。於全球低碳與低能耗的浪潮發端之初,升貿科技即與INTEL合作開發低溫銲錫產品,成爲聯想的主力供應鏈。此次與中央大學的合作,將在合金中添加新材料,可增加低溫銲錫的延性,大幅延長電子產品的壽命。這種有延性的低溫銲錫合金爲全球首創,性能已初步獲得證實,預計2024年可導入市場。

升貿科技與中央大學的合作不僅止於技術與材料開發,更着眼於人才培育,不僅開放升貿科技的研究設施予中央大學的師生,亦出資支持優秀的研究生,預期可精進中央大學於先進封裝的研究能量,強化學術與業界的對話與交流,以達到產學一體的目的,參與計劃的學生可以及早掌握業界動向,減少學用落差。升貿科技除藉由「升貿基金會」提供清寒學生獎學金外,目前正計劃提供與教育部同等的助學貸款條件,減輕清寒學子的負擔,畢業後至升貿科技服務一定年限後,將免除其貸款,藉此實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