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計劃解決問題爲導向 蔡英文:是對未來的投資

▲蔡英文出席「假如我是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座談會。(圖/記者楊佳穎攝)

記者楊佳穎/臺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13日下午出席「假如我是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座談會,並在致詞時提到,近來大家不吝對政府指教題目之一,就是前瞻計劃,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名字是今年纔出現,精神內容卻是來自在野的準備,以及上次執政累積的經驗;前瞻計劃是對未來的投資,以解決問題導向,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成效,但臺灣需要一個考慮國家長遠發展的政府,這是不變的法則

蔡英文今日致詞打趣表示,活動主題爲「假如我是總統」,但這題「全臺灣都可以講只有我不能講,因爲我是現任總統」。她笑說,其實總統這工作「滿辛苦的」,不僅要一天24小時、一週7天,是當總統後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時間要思考與決策;自己念高中時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畢業,沒有思考「當總統」這問題,「現在時代真的變了」。

她接着說,自己成爲民進黨主席時,開始思考執政黨角度要扮演,在野黨也必須扮演在野黨角色,因此要思考怎樣解決臺灣遇到的問題;近來大家對政府不吝指教的題目之一,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並現場詢問「有聽過前瞻計劃的請舉手一下好嗎?」、「聽過5+2產業創新計劃的舉手?」,眼見比例相當懸殊,讓她忍不住笑說「爲何前瞻比較有,5+2比較沒有?」

她指出,其實無論是前瞻計劃、5+2產業創新,都來自民進黨擔任在野黨時代,智庫爲國家的未來所做出的很多政策想法,對於臺灣走出困近、走向先進國家,應做哪些結構上的轉型,以及缺少怎樣的基礎建設,來支撐臺灣進步與發展,當然還沒將討論的東西整合;「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名字是今年纔出現,但實質內容其實在野期間討論過了。

蔡英文進一步說,前瞻的精神與內容,是來自在野的準備,以及上次執政累積的經驗;在民主社會中,政府施政若只做長期施政計劃,「那這個政府會倒」,反之若政府只做短期政策、計劃,「那這個國家會倒」,因此對一名執政者來講,必須考慮要做長期性、結構改革政策,或是要做短期政策;不過,其實社會上很多人沒耐性,常常要看眼前的、立即有效的政策。

蔡英文接着說,在臺灣民主發展後,看到有很多問題一直重複發生,有些甚至一直存在、不斷惡化,像是每年春天台灣缺水,夏天台風很多也常出現淹水問題,而臺灣並非沒有水,只是調度能力夠不夠,這就是考驗政府面對水的問題;另外,臺灣城鄉發展失衡,非都會人口越來越少,缺乏發展動力都會區人口過度集中,造成高房價、生活品質壓迫,這些都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情,而是長期累積,必須一一根本性解決。

蔡英文也說,如果自己是臺下的高中生,會希望有一個政府認真來解決這個問題,在10年、20年後,大家要選擇長期工作、住在哪裡,想要結婚生子時,希望當時看到臺灣是個進步社會,是個城鄉發展均衡、產業轉型成功、能使用綠色能源運輸、跟得上世界數位發展潮流的進步社會,這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目標

她也說,前瞻計劃是對未來的投資,以解決問題爲導向,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成效,但臺灣需要一個考慮國家長遠發展的政府,這是不變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