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醫療人員22日走上街頭 喊話總統候選人改善醫療處境

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將於22日舉辦「地獄職場嘉年華,醫療勞權大遊行」活動,邀集第一線醫療人員搭配萬聖節氣氛,以「過勞鬼」、「幽靈」、「窮鬼」等意象,諷刺醫療環境的荒誕。主辦單位12日在立法院前召開行前說明記者會,表示臺灣血汗醫療早已不是新聞,醫療人員忍耐到了極限,各種光怪陸離、不合理的事物,彷彿活在如同地獄般的職場,強調醫療人員大量離職、出走,已成爲嚴重的國安問題。(黃世麒攝)

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將於22日舉辦「地獄職場嘉年華,醫療勞權大遊行」活動。主辦單位12日在立法院前召開行前說明記者會,表示臺灣血汗醫療早已不是新聞,醫療人員忍耐到了極限,各種光怪陸離、不合理的事物,彷彿活在如同地獄般的職場,強調醫療人員大量離職、出走,已成爲嚴重的國安問題。成員們頂着寫有「廉價賤保」、「再撐一下」、「該給的都會給」的大磚頭,諷刺醫療人員薪資待遇不佳、勞動權益低落。(黃世麒攝)

新冠疫情後,各國醫療人員羣起反抗低薪、過勞、人力不足問題,繼南韓後,美國上週爆發史上最大規模的醫療人員罷工。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預計在10月22日召集千名各職類醫療人員走上街頭,喊話總統候選人改善醫療處境,呼籲政府要補足人力、打破人力不足導致更多人離職的惡性循環、提升醫療人員待遇,並補足政府應負擔的36%健保費用。

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於立法院門口提出4大訴求,包括補足人力、打破人力不足導致更多人離職的惡性循環、提升醫療人員待遇,並補足政府應負擔的36%健保費用。工會監事、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秘書長陳韋錡說,人力不足時,就容易有過勞、超時工作的問題,而影響到醫療照護品質,增加醫病風險。我國雖有法規規範人力標準,然而因其設計邏輯,無法有效發揮功能。例如護病比規範每位護理師所照顧的病患人數上限,然而因採全日、全月、全院平均計算,導致數字容易被稀釋、失真,缺乏規範的意義與效力,各病房的護病比仍然高居不下。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由於常態性的人力 不足,許多醫院要求醫療人員上「花花班」、「八八班」(連續上班 12 小時),或是進行「跨科支援」,以不合理方式暫時性地撐過人力不足的時期,雖緩解了一時的人力不足,卻導致勞動時間、地點卻越來越破碎、挖東牆補西牆,增強了離職的意念,也導致新進人員不願投入醫療產業。工會呼籲建立穩定的職場,打破「人力不足→勞動狀態不穩定→更多人離職」的惡性循環。

新北市職能治療師職業工會會員林鈺祥則表示,新冠疫情期間,許多醫療人員都投入第一線的支援,但仍有許多人至今都未獲得防疫津貼。醫療人員低薪亦是長期問題,醫院透過巧立名目設立各種獎金、津貼,將醫療人員的工資待遇拆得相當破碎,除規避勞健保之外,獎金金額浮動、有利醫院主管進行更多不合理的管理,亦使醫療人員感受到自己的專業未受重視。

另一方面,臺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比例嚴重偏低,反映出政府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投入遠遠不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郭蕢瑩表示,健保總額的財政困難,是使醫療人員薪資待遇不佳、 勞動權益低落的重要原因,醫護人員辛苦照顧病人,卻拿不到應有的給付,再加上前述僱主恣意濫權,更加劇了醫療人員勞動權益處處被漠視的處境。

郭蕢瑩表示,《健保法》規定政府應負擔36%健保費用,但是政府將身爲公務人員僱主應負的健保保費計入36%內,以此減少原本應支出給醫療院所的健保總額費用。政府應依法擴大公部門的醫療保健支出,且提撥額不應計 入政府的僱主保費負擔。另健保會中跟醫療服務提供者有關的代表,大多是遠離第一線的醫療機構資方,形成球員兼裁判的局面,工會也要求健保會應納入一席「醫療勞工」代表,由醫療工會進行推派。

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預計將在 10/22,舉辦「地獄職場嘉年華,醫療勞權大遊行」,以惡趣味的方式,喊出醫療人員憤怒與心聲,將有近20間醫療工會參加,包含醫院企業工會以及各醫療 職類的產職工會等,以及支持醫療人員的民間團體,預計有千名醫療人員及民衆參加。遊行隊伍將於立法院羣賢樓集結,下午12時30分集合報到,13時將表達訴求、演出行動劇,並在14時開始遊行,經凱達格蘭大道、臺北車站等,返回立法院集結,邀請各總統候選人到場,公開承諾以具體的政策改善醫療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