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還在嘟嘴扮嫩,“惡女”宋慧喬已經殺瘋了
親愛的小夥伴們,我可想死你們啦!
12月我去忙了一點別的事兒,結果剛忙完就直接陽了,不巧還成了症狀比較嚴重的人,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躺在牀上。
何以解憂,唯有刷劇。宋慧喬的新劇《黑暗榮耀》,正是我近期的最愛。
必須承認,最初點開這劇,我多少有點“心思不純”。
戲外也太精彩了,宋仲基這邊剛演完《財閥家的小兒子》,宋慧喬就在《黑暗榮耀》裡對“財閥二代”們發起復仇……
這熱鬧誰能忍住不看?
兩部我都看了,不得不說姐實在贏得很大。
前夫還在嘟嘴賣萌大開金手指,憑一己之力拉低整部劇演技水準,姐已經頭也不回地成爲了一個陰沉而堅毅的復仇者,像一團能帶來雷暴的烏雲。
《黑暗榮耀》講的是韓劇的老話題:“校園霸凌”。
貧窮的女主高中時被富二代小團體霸凌,向各方求助無果,最後賭上了自己的人生,向霸凌者們發起一場精心策劃的復仇。
讓這個故事顯出不一樣質感的,是女主這個核心人物,她不是那種刻板印象中“可憐柔弱的受害者”。
她從一開始就很有反抗精神。
高中時敢對霸凌者說不,會向老師和警察求助,哪怕被逼到退學了,她也要清清楚楚地在退學原因那一欄寫上“校園霸凌”,並把加害者一個個列出來。
但這些努力沒有一點屁用。
班主任和警察包庇有錢有權的加害者,甚至連母親都爲了一點賠償金而主動修改她的退學文件。
無用的反抗,帶來了變本加厲的報復和羞辱。
霸凌者們的作案工具從電熱棒變成熨斗,在她身上燙滿血痕。
小團體的領頭女笑嘻嘻地跟女主說:“再怎麼樣我都不會有事,你也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這句讓人毛骨悚然的話,正是霸凌能夠持續發生的原因。加害者不需要付出代價,製造受害者的系統就形成了。
女主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有個設定讓人細思極恐,霸凌者小團體裡有個“霸凌備胎”,一旦沒有人折磨了,備胎就自動從加害者變成被折磨的人。
無處可逃的女主絕望地想過放棄生命。
但那個雪夜,她終究沒有跳下天台。
她褪下外衣,躺在雪地裡,希望冰雪能緩解燙傷的疼痛,但內心的創傷呢?滿身的血痕,彷彿是她靈魂裂痕的外化。
女主躺在雪地的這幕像把匕首一樣刺痛了我。某種意義上,她在那個夜晚“死”過一回了。
對未來懷抱希望的、想成爲建築師的高中女主消失了,從此她只爲復仇而活。支撐着她把自己重新拼起來的,就是心底的憤怒。
在那之後,她第一次主動走進霸凌者們施暴的體育館,對他們露出笑容:
“從今天起,我的夢想就是你。我們一定要再見哦。”
復仇兩個字說來輕巧,但做起來無比艱難。
最簡單的問題,一個社會地位身處弱勢的受害者,如何才能向富有的霸凌者們發起進攻?
女主只有一張牌,就是自己。爲了讓霸凌者們付出代價,她仔細籌謀了18年。
我特別喜歡女主的一點是,作爲一個復仇者,她極其高傲。
以往女性爲主角的復仇故事裡,比如《夏娃》,男人經常是關鍵的一環,婚姻或者愛情總是復仇的一部分。
就是那種我們都很熟悉的劇情嘛,“讓某個男人爲我着迷然後通過他完成復仇”。
但女主沒有這樣做,她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靠自己一點點積累復仇所需的資源和能力。
需要錢,那就沒日沒夜地當家教賺錢,她幾乎不怎麼花錢,存下不少;
霸凌者的領頭女想做“賢妻良母”,女主就瞄準了老師這個職業,這樣最有機會靠近對方的孩子;
得知領頭女的社長丈夫熱愛圍棋,她就苦練棋技,尋找接近他的機會……
女主大概是我見過最“老實”的復仇者。她在暗處計算安排,但最終的復仇,她都是走的陽謀。
當一切準備就緒,她宣告復仇大戲開場的方式,是堂堂正正地出現在霸凌者們面前,笑着問:“你應該達成目標了吧?很高興見到你們呢。”
她的復仇不只是要毀掉這羣人,還要讓他們體會到當年受害者所遭受的驚恐。
體育館曾經是霸凌者們傷害女主的地方,當他們再次相逢,女主對領頭女說的話是:“歡迎來到我的體育館。”
聽起來是不是有種大仇得報的爽快?
但女主生活中有無數細節讓人無比心疼。
她的房間孤零零地放着一張牀墊,牆上貼的都是加害者的照片,她沒有生活,只有復仇;
她永遠穿着長袖長褲,遮掩皮膚上遍佈的傷痕;
更深的創傷印在她的心裡,她無法使用熱食,甚至聽到烤肉的聲音就會恍惚……
原來,她也沒有走出體育館。
宋慧喬在採訪裡提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我絕不留情,也絕不會迎來榮耀。”
這大概就是女主最貼切的註腳,她破碎又高傲,昂着頭在地獄等待霸凌者來與自己會合。
不得不說,宋慧喬臉上有了歲月痕跡之後,實在是太適合這樣的角色了。有人吐槽宋慧喬臉垮了,我卻覺得她殺氣騰騰的樣子好有魅力。
額頭上的皺紋、明顯的眼袋和疲憊的眼神都成了勳章,是她和命運搏鬥過的證據。
《黑暗榮耀》最初豆瓣開分8.6,現在一路升到8.9,正在慢慢靠近神劇的評分。目前的8集只是第一季,第二季則要等到3月才上線。
我只想說,網飛你搞快點!
復仇劇在韓劇界已經快比言情劇熱門了,爲什麼出頭的會是這一部?只是因爲強勢的女主嗎?
我認爲不全是,這部劇的亮點不只是復仇,還有劇中人物對女主憤怒的認可。
簡單點說就是,不瞎搞勸人放下仇恨回頭是岸的聖母幺蛾子。
當男主還不瞭解女主時,曾非常誠懇地勸說女主停手:“你復仇結束後,你的世界也會是一片廢墟。”
女主聽到立馬忍不住大笑起來,我猜女主的心裡話可能是,老孃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
但在男主看到女主的疤痕後,態度立馬180度大轉彎:“我願意當劊子手,告訴我吧,我要從哪裡開始?那羣人之中,我要先幫你殺哪一個?”
這幾乎是整部劇裡最有“瑪麗蘇感”的瞬間,最初看到這段我捂着心口尖叫:“誰能拒絕忠犬的表白!”
後面再看,又在愛情的心動之外,咂摸出另一層滋味。
男主真誠地表達出自己對女主憤怒的認可。他明白女主的仇恨是合理的,願意與她站在一起完成這場復仇。
而且劇中並不是只有愛情能帶來這樣的理解。
女主爲了復仇跟高中的校醫搭上了線,校醫當初是學校裡唯一想要幫助女主的人。
面對曾經的恩人,女主很誠實地表示:“我正在試着成爲加害者。”
校醫乾脆地迴應:“一定要贏。無論是18歲還是36歲,我都爲你加油。”
我甚至覺得,這比女主某些所謂“大仇得報”的瞬間更爽。被理解和被信任是有治癒力的,是帶着暖意的。
這讓我想起編劇金恩淑在聊劇本創作時說的話:“我想通過女主剛硬地告訴所有霸凌被害者,你們沒有錯。”
復仇的成功能寬慰當下咬牙前進的女主,而對她憤怒和痛苦的認可,則像是穿越時空擁抱了一下當年18歲滿身是傷的女孩。
如果當時只有憤怒能支撐你熬過痛苦,那就憤怒吧。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