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低後高 靜待H2回升行情

在通膨方面,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3年全球通膨率預估值爲6.5%,雖較2022年的8.8%略回落,但依舊高於2021年的4.7%,並明顯仍處於3%的「警戒線」之上。因此,2023年通膨壓力雖然減輕,但仍處於高通膨時期,預期全球央行上半年仍然偏向緊縮,壓抑經濟成長率表現。

惟中國突然宣佈1月8日起全面取消入境旅客隔離規定,不過仍須出示48小時內陰性證明;對內更將新冠肺炎改名爲「新冠感染」,管制措施大降級,中國完全解封,對內需消費及供應鏈影響是否帶來轉機,是可關注重點。

臺灣景氣燈號出現藍燈,歷史經驗會是長線進場點。國發會11月景氣燈號分數較10月大減6分、爲12分,燈號轉爲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分數更創2009年6月來逾14年低點,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下跌。

回顧1984年以來的景氣對策燈號與臺股加權指數表現,燈號曾有172次落入黃藍燈以下,若每逢黃藍燈號出現的當月月底買進臺股,有146次會賺錢,26次會賠錢,持有一年後平均報酬可達24.18%,勝率可達85%。一旦景氣燈號落入藍燈,勝率將更高,在臺股2023年有機會先蹲後跳的情況下,也提供投資人長線進場點的好機會。

揮別獲利高成長2021年及動盪2022年,預估2023年臺股企業獲利將呈現衰退,預估整體獲利年減16.2%。不過若從各季度來看,電子預計第二季落底,傳產預計第一季落底,金融股2022年受股債投資虧損及防疫保單損失,獲利跌落谷底,基期低情況下,也爲2023年帶來投資契機,金融股預計第一季落底後,第二季開始獲利將呈現高度年增正成長。

因此雖然2023年企業獲利表現不佳,但先苦後甘,第一季傳產及金融落底,第二季電子股落底,若能掌握好節奏,抓到轉折點,仍有機會在兔年投資大豐收。

2022年臺股較2021年大跌逾4,000點,年線收黑,但據過去30年統計,臺股指數不曾連續二年下跌,即2023年臺股年線收紅的機率高。

且臺灣將在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暨立法委員選舉,統計2000年至今共6次總統大選,選前一季臺股6次選舉有4次上漲,勝率高達66%,漲幅最大是2004年總統大選前一季18%,跌幅最大2016年總統大選前一季的-10%。且兩岸關係的緊張與否與哪一個政黨當選,對總統大選前一季行情並無直接相關性。但以過去經驗來看,總統大選前一季仍是上漲居多,因此樂觀看待2023年第四季行情,預期將是2023年一整年行情最好一季。

由於2023年第一季是臺灣GDP成長動能最差的季度,伴隨臺股企業獲利負成長超過3成,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整季度資金動能呈緊縮,研判指數屬弱勢格局。

第二季面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高利率及經濟成長低迷(或衰退),而電子業持續庫存調整使電子族羣獲利年增衰退幅度擴大,是2023年最差季度,加上進入報稅季,大股東賣股繳稅高峰,預期臺股指數將持續走弱,預期2023年指數最低點將落本季。

第三季爲除權息高峰,推算指數將蒸發650點~700點。但庫存去化到尾聲,製造業重新針對即將到來的旺季恢復拉貨,使臺股整體企業獲利衰退幅度大幅收斂。加上Fed升息可望告一段落,有助評價修復,供應鏈重啓拉貨,下半年電子業旺季各品牌新品期發等,臺股有望逐步走揚。

第四季傳統消費電子旺季,伴隨預期臺股整體企業獲利年增由負翻正,指數將有較好表現。加上臺灣總統大選在2024年1月舉行,選前一季較易有政策利多,臺股指數有機機會持續走高。

整體來看,2023年臺股指數高低點區間爲11,000點~16,000點,但是前低後高、兔年先蹲後跳,建議上半年先避開經濟與企業獲利下行風險所面臨的回檔壓力,靜待下半年後再擇機佈局回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