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進出口總值超16萬億 汽車出口額增124.1%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與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態勢相比,近期外貿整體增幅有所回落。

6月7日,海關總署公佈今年前5個月外貿數據。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7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9.62萬億元,增長8.1%;進口7.15萬億元,增長0.5%;貿易順差2.47萬億元,擴大38%。

按美元計價,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4萬億美元,下降2.8%。其中,出口1.4萬億美元,增長0.3%;進口1.04萬億美元,下降6.7%;貿易順差3594.8億美元,擴大27.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美國國內高通脹導致進口需求顯著下降,對中國外貿出口的依存度隨之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儘管國內經濟在復甦,但民營企業信心的恢復有一個過程,以民營經濟爲主體的出口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今年前5個月,汽車出口額增超124%。圖爲5月9日,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大批出口商品車集結到港準備通過汽車滾裝船發運 新華社圖

5月出口增速由正轉負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5月份,我國進出口額爲3.45萬億元,增長0.5%。其中,出口1.95萬億元,下降0.8%;進口1.5萬億元,增長2.3%;貿易順差4523.3億元,收窄9.7%。

按美元計價,今年5月份我國進出口5011.9億美元,下降6.2%。其中,出口2835億美元,下降7.5%;進口2176.9億美元,下降4.5%;貿易順差658.1億美元,收窄16.1%。

從國別來看,前5個月,東盟繼續爲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爲2.59萬億元,增長9.9%,佔我外貿總值的15.4%。其中,對東盟出口1.56萬億元,增長16.4%;自東盟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4%;對東盟貿易順差5238.6億元,擴大64.3%。歐盟爲我第二大貿易伙伴,我與歐盟貿易總值爲2.28萬億元,增長3.6%,佔13.6%。

同期我國對美國和日本出口出現下滑。據統計,前5個月,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爲1.89萬億元,下降5.5%,佔11.3%。其中,對美國出口1.38萬億元,下降8.5%;自美國進口5082.9億元,增長3.9%;對美貿易順差8705.7億元,收窄14.5%。

我國與日本貿易總值爲9026.6億元,下降3.5%,佔5.4%。其中,對日本出口4612.7億元,增長5.4%;自日本進口4413.9億元,下降11.3%;對日貿易順差198.8億元,去年同期爲貿易逆差599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5月當月出口增速轉負,首先是在海外經濟下行特別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增速明顯下滑影響下,當前外需整體偏弱,這在5月出口數據中有較爲充分的體現。其次,去年5月疫情高峰過後,我國出口增速基數大幅擡高,這也會相應壓低今年5月出口同比增長水平。

此外,王青認爲,近期我國出口商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美國進口更多轉向歐洲和北美,背後是美國進口商品結構中的高值耐用消費品韌性較強,也對我國整體對美出口帶來一定影響。

汽車出口維持高位增長

儘管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滑落至個位數增長區間,但汽車出口仍然維持高位增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5.57萬億元,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57.9%。

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5091.5億元,下降18.1%;手機3397.7億元,下降6.4%;汽車2667.8億元,增長124.1%。同期,出口勞密產品1.65萬億元,增長5.4%,佔17.2%。其中,服裝及衣着附件4218.9億元,增長6.6%;紡織品3904.8億元,下降2.4%;塑料製品2940.2億元,增長9%。

王青表示,汽車出口延續高位增長,體現了製造業轉型升級正在塑造出口新動能。這主要源於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在包括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份額正大幅提升。與此同時,5月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也在延續較快增長勢頭,體現國內製造業轉型升級對出口的促進作用明顯。

此前,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汽車出口表現亮眼,主要是因爲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較強,海外市場佔有率高,對拉動汽車出口作出了主要貢獻。“尤其在國內總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車企也開始加快海外市場的佈局速度,客觀上對推動出口形成了拉動作用。”

對於下一步的外貿趨勢,桑百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儘管近期我國出口增速有所下滑,但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是比較強勁的。“最重要的是,國內經濟要能儘快恢復並實現較強勁的增長,才能支撐外貿出口的穩定發展,這是基礎。”

王青認爲,全球及各國PMI等先行指標顯示,未來一段時間海外經濟下行勢頭會延續,預示短期內外需偏弱態勢難有改觀,另外,接下來三個月的上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數依然偏高,預計未來幾個月我國出口同比將持續處於負增長狀態。這意味着下一步推動國內經濟修復,將更多倚重消費、投資等內需發力,而外貿領域穩規模優結構政策措施也有望進一步加碼。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後,很多地方組織外貿企業‘走出去’,將海外客戶‘請進來’,明顯加大了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加之在各類穩外貿政策扶持下,國內民企出口修復較快,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務增長勢頭良好,都有助於抵消海外訂單不足對我國出口的拖累。”王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