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中習英 邯鄲學步
有人說,學英語可增強臺灣競爭力,苦也值得。請問:當今76個把英語定爲官方語言的國家中,除具有特殊歷史背景的歐美各國和澳、紐外,誰的每人所得比臺灣高?誰比臺灣更具競爭力?
目前臺灣多數大學生無法嚴謹思考、清楚表達,主要原因是從小沒學好中文。語文不只是溝通工具,它還是文化和價值觀的載體,也是思考、分析的平臺。獨派其實都是韓愈的好學生,深刻體會「文以載道」的道理。他們爲了拆解大「道」,就毀去中「文」。臺灣人中文程度下降後,有利臺獨建國,但也必須自嘗苦果。中文不好,對競爭力的斲傷會發生在各行各業工作者的身上。英文不好,隻影響與外國有直接往來且不容許找翻譯的行業。
在美國稱霸的年代裡,學英語可獲取各方面的「規模經濟」,因爲美國是最大市場、創新大國、各種標準與規則制定者。但是時移勢轉,中美二強此長彼消,明日中國將是昨日美國。當全球各地越來越多人學中文時,臺灣卻拒搭大陸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當萬邦來朝講中文時,我們卻邯鄲學步說英語。
據說加強英語是新南向政策的一環,但此中邏輯很錯亂。新南向是爲了獲取規模經濟,但爲什麼臺灣要放棄一個講中文、規模更大的經濟體,反而用拗口英語去和一些小經濟體打交道?基於政治目的,臺灣小學生除了學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之外,還被鼓勵學東南亞語言。學習上述這些「小衆語言」的目標是「在地化」,學習「大衆語言」英語的目標是「全球化」。臺灣政府到底要孩子往哪裡走?
臺獨政府除了對另一「大衆語言」中文棄如敝屣之外,他們其實很想讓閩南語(現訛稱爲臺語)變成「國語」。此計若得逞,將進一步摧毀臺灣人思考能力與邏輯。
臺灣光復後,政府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推廣國語(普通話)。近日瀕臨被教育部解散、接管的《國語日報》,創於1948年光復節。「國語會」和《國語日報》當年的領導者大多來自大陸,他們不但不排斥閩南語,還提倡利用閩南語學國語。因爲漢語和日語是截然不同的語系,但閩南話是漢語的方言,兩者語法基本相同,所用文字亦同,語音上也有對應關係。利用閩南語學國語,是合理可行捷徑。
可惜現今的「臺語」全然走調。第一,獨派厚今薄古,只用閩南語描述、討論1895年之後的臺灣經驗,避開臺語和古代中國不可分割的關係;第二,現代臺語「以音害義」,把閩南語變成拼音文字,它和中文的連結遭到破壞,「請採」(或「請裁」、「卿裁」)被寫成「青青菜菜」;「走精」被寫成「走鍾」。一般人沒有探究閩南語正確書寫方式的能力,獨派更坐視閩南語離中文越遠越好。
當年《國語日報》推行國語的目的,是讓兩岸融合。現在臺獨政府強化英語、「臺語」的目的,則是要兩岸分離。(作者爲淡江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