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 客製化契約交易平臺 彈性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蒔銓表示,客製化衍生性商品契約最早系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1993年推出之客製化選擇權(Flexible Exchange Options),簡稱FLEX Options,主要爲提供機構投資人自行訂製符合各自獨特需求之選擇權契約,俾利更精確地管理其投資組合。
具有避險需求的交易人通常對於標的物、到期日、契約規模、履約方式、執行價格等契約規格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比較傾向在可以客製化契約的店頭市場進行避險交易。
集中市場之客製化契約商品特色與店頭市場商品相似,交易人可自行訂製契約之各個主要規格項目,惟相較於店頭市場商品,集中市場之客製化契約具有諸多優點。
第一,客製化契約由結算所負責結算及保證履約交割,無須面臨交易相對方違約風險。第二,透過交易所集中市場交易,價格資訊透明度高。第三,可與交易所其他同標的商品進行保證金互抵,有效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因此,集中市場之客製化契約除具備店頭市場商品可量身訂做之彈性外,同時亦擁有集中市場標準規格之優點。
近年來國際間逐步實施「非集中結算店頭衍生性商品保證金規範」(Uncleared Margin Rules, UMR),使店頭市場參與者交易成本、資本計提及保證金負擔大幅增加。
亞洲交易所如JPX於2018年6月推出客製化期貨與選擇權,標的涵蓋個股及日經225、東證、TOPIX Bank等指數,讓交易人得依需求選擇特定契約規格參數,以吸引店頭市場參與者。SGX則針對人民幣、印度盧比及新加坡幣等亞洲貨幣,於2018年8月推出客製化匯率期貨,交易人可選擇到期日。
目前期交所的初步規劃,是在現行鉅額交易制度下之議價申報制,提供交易人隨選服務,依交易所需之契約規格,可彈性選擇契約到期月份、履約價格、履約方式等。
蔡蒔銓指出,由於國際交易所的排名多以成交量爲依據,而成交量又與交易所的收入成正比,因此,全球許多的交易所都致力於提高交易量。
但是,期交所除了關心交易量之外,顯然肩負更大的責任,擁有更廣的願景。期交所在過去幾年推動的許多機制,包括動態價格穩定機制與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業務等,都是着眼於強化市場安定,提高市場效率,協助整體衍生性商品市場穩健發展。
這次期交所提出客製化契約交易平臺的規劃,雖然初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耕耘,但透過提供更便利的金融工具給潛在的避險交易人,迴歸衍生性商品的避險本質,對於市場長期健全發展,應能產生正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