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國民黨課綱政策撥亂反正

(圖/本報系資料照)

這兩天因爲北一女區桂芝老師一段有關目前108課綱去中國化的談話,引發了藍白兩黨對民進黨課綱問題的撻伐,也讓課綱問題意外變成了選戰議題。這個議題的突然出現,對於曾經站在馬政府課綱修改第一線,與民進黨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我而言,不免感到些許的錯愕、感傷、荒謬,也有些期待!

我必須先說,區老師所說的的確是事實,目前的課綱無論是在歷史科,或是國文科,都是個逐步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的課綱,這是毫無疑問的。其中歷史科的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論者已多,就不必說它了。而國文科的逐步抽乾文言文的做法,當然也是明白的例證。以此而言,無論從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而言,或是中華民國的立場而言,都是必須鳴鼓而攻之的事,這也應該是我們共同的立場,這是首先必須確認的事。因此藍白兩黨在這個新聞議題上,願意爲去中化的課綱問題發聲,是件好事!

然而我也必須說的是,課綱問題並非始於今日,從李登輝開始,歷經扁、馬、蔡3個政府所呈現的課綱,其實一直是「一脈相承」的,換言之,某種程度上,現在的課綱乃是少有的「藍綠兩黨的共識」,這樣的評語恐怕國民黨也是很難否認的,不是嗎?那麼今天國民黨突然跳出來打臉這個課綱,會不會也覺得自己的臉上也會有些手印呢?

難道國民黨忘記了,文化臺獨推動者杜正勝的史觀依然是馬政府修改後的歷史課綱的基本史觀嗎?難道馬政府修改後的國文課綱,沒有降低文言文選文的品質嗎?難道馬政府時期沒有沿用去中華民國憲法的社會科課綱嗎?當年爲了搶救馬政府通過的文史課綱不要淪爲歷史罪人,我與我的團隊曾經做了哪些事,外界也許並不清楚,但國民黨包括馬總統在內的當年的主事者都忘記了嗎?當我們甚而用自編出版教科書來抵擋那股文化臺獨的浪潮時,國民黨高層不是用冷冰冰的態度在看我們如何垂死掙扎嗎?

還有,在馬政府第二任期曾短暫要恢復的文化基本教材,是如何在後來的12年國教課綱又再度閹割掉了,這件事還有多少人記得呢?甚至,當年我曾經參與的課綱微調工作,我們費了大力氣,想盡辦法調整回來的一些東西,也是在馬政府向民進黨妥協,在教育部長一句「新舊並陳」,即學校仍舊可使用沒有課綱微調前課綱的指示下,而盡付東流,這些事情難道國民黨不欠當時爲捍衛課綱者一個道歉嗎?

做爲現在這個去中課綱共犯結構的一員,民進黨固然值得撻伐,但現在的國民黨領導階層其實也不是那麼無辜。君不見,幾個月前國民黨現在的智庫執行長柯志恩女士替侯友宜總統侯選人回答盧秀芳主播時,認爲現行課綱並非去中的「臺獨課綱」,而只是軟性而已。不是嗎?做爲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又是不分區立委的保障當選人都是如此認知,我們又豈能相信國民黨高層真正瞭解課綱問題的嚴重性。

畢竟課綱問題早已超越教育部長的職權,而是屬於總統、黨主席、整個黨的政治理念、價值與認同。我們完全贊同國民黨把這個議題當成選戰議題,因爲我們也認爲這的確是個重要議題,也是國民黨應該撥亂反正,做爲重大政見,好好處理的議題!但是之所以還要提起馬政府在處理課綱問題上的荒腔走板,乃是期待國民黨能夠以「知恥近乎勇」的方式,先反省自己,同時承認之前自己曾經犯下的巨大錯誤,然後告訴大家,如果有機會再執政,會怎麼處理課綱問題,具體方案爲何?會有多大的決心與意志力?這也許纔是關心下一代未來的人民想看到的畫面!(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