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亭訪中考驗中俄關係 普習誰能得到想要的?

普亭(左)、習近平(右)。德國之聲

5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亭將於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就普亭此次訪華之行的具體內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月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僅表示,「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普亭總統就中俄建交75週年背景下雙邊關係各領域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俄羅斯方面則高調發布更多細節。克里姆林宮新聞局發佈消息稱,普亭訪華期間,兩國元首計劃簽署聯合聲明,還將簽署多份雙邊文件。兩國領導人將詳細討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所有問題,確定進一步發展俄中務實合作的主要方向,並就最緊迫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消息還稱,普亭和習近平還將參加俄中建交75週年暨俄中文化年開幕晚會;普亭將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討論兩國經濟和人文領域的合作;除北京外,普亭將訪問哈爾濱並出席第八屆俄中博覽會和第四屆俄中地方合作論壇開幕式,會見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

中國是普亭5月7日開啓第五個總統任期後的首訪國家。這也是普亭7個月來第二次訪中。奧地利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戴昕昊(Thomas Eder)認爲,俄烏戰爭以來,隨着俄羅斯與歐洲的經濟往來全面中斷,中國已成爲俄羅斯最重要的夥伴和生命線,普亭肯定希望通過這次訪問之機擴大對中國的出口,推動輸氣管建設;同時希望中國對俄羅斯軍工業予以支持,擴大軍民兩用產品對俄羅斯的出口,比如計算機芯片、可用於軍工製造的重型機械、零部件等等。此外,普亭還想通過此次訪問鞏固與中國的外交合作關係,並藉此向外界展示他不是孤立的,可以帶領一個包括新成員在內的大團隊去訪問一個大國。

德國波恩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辜學武強調,普亭選擇在剛剛連任總統,實現了權力的鞏固,並且完成了政府改組之際訪問中國,是因爲他現在非常需要中方的合作:「俄方目前在佈局下一步(對烏)軍事行動時遇到很大的困難,這一困難在他解釋任命新的國防部長時不經意地顯現出來,也就是俄軍在進行全方位的戰線突破時,需要強有力的戰時經濟和後勤補給的援助。所以他換了新的國防部長。現在俄軍最大的困難就是軍工(生產)轉型至戰時經濟體制之後不一定跟得上武器消耗的速度。他需要中方的支持。軍事援助,普亭不可能奢望,但他可能希望中方在比如無人機部件的提供、軍工產品元素的提供上網開一面。但這一點習近平不見得會答應他。」

《紐約時報》援引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沈寧天(Nathaniel Sher)對海關數據的分析報道說,去年,俄羅斯武器生產所需的「高優先級」進口產品中約89%來自中國。這些產品包括從用於製造軍事裝備的機牀到光學設備、電子傳感器和電信設備。

隨着北京尋求改善在西方的形象,同時在國內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保住對歐洲這個關鍵的貿易伙伴的出口,中國試圖「走鋼絲」,在與俄羅斯結盟的同時穩定與西方的關係,保持平衡。辜學武教授指出,「普亭極力在世界上推出中俄是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牢不可破的印象,試圖讓西方關於中俄是軸心的概念得到驗證,但北京是在做另外一個動作,也就是強調中俄是夥伴關係,但不是軍事同盟的關係......從北京的一些戰略學者的表態和觀感來看,俄羅斯已經慢慢成爲北京的負資產,也就是強化與俄羅斯的關係會讓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急劇惡化。中國的經濟利益已經與全球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果繼續對俄羅斯加大支持力度的話,其實是自毀長城。」

目前,北京如履薄冰的平衡術剛剛初見成效。中國企業的營商環境和中國大力招商引資、穩定外資的努力雖然都受到了俄烏戰爭的拖累,但中美仍在繼續「管控衝突」,歐洲主要國家的領導人繼續與習近平接觸。德國總理肖爾茨上個月帶着企業高管訪問了北京。習近平最近也成爲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座上賓,並與法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中方還表示,「願同法方一道,以巴黎奧運會爲契機,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

辜學武教授認爲,此次習普會的一大看點就是普亭是否同意巴黎奧運會期間停火。他說:「普亭這次來了之後,習近平肯定會向其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奧運期間必須停火。馬克龍和習近平在中法宣言裡面已經提到這一點。這個條件普亭必須答應習近平,否則對習近平將是很大一個耳光,讓他無法在全世界面前交代。巴黎和北京呼籲奧運期間停火,如果普亭偏偏不停火的話,所謂中俄友誼肯定會面臨很嚴峻的考驗。中國沒有辦法在顧慮重重的情況下全面加入對俄羅斯制裁,但至少可以做一些小的、象徵性的和平動作來表達誠意。如果這樣俄羅斯都不答應的話,未來就很難說了。」

辜學武分析普亭可能因爲有求於中方而給習近平這個面子,答應奧運期間停火。他說,「中俄聯合公報如果不提到這一點,就是習近平失敗了。如果提這一點,就是普亭向習近平屈服了。」

奧地利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戴昕昊(Thomas Eder)對俄羅斯同意在奧運期間停火的前景並不感到樂觀。他認爲,中國無論如何想要保住俄羅斯這個在對抗美國、與美競爭中的重要夥伴,一旦與美髮生衝突,能夠依賴俄羅斯的資源。因此,中國不想用這樣的要求來損害與俄羅斯的關係,而是想繼續對外展示與俄羅斯的和諧關係。而俄羅斯也只會在前線戰事出現對烏克蘭有利的情況下,纔會同意奧運期間暫時停火。戴昕昊認爲,習近平更爲關切的是普亭的核武威脅,因爲如果更多無核國家出於對俄羅斯的擔憂而進行核武化,將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辜學武教授認爲,俄羅斯想徹底終結西方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包括全球的經濟紐帶,而這一點,中國在政治上同意,經濟上絕對不肯接受。因爲終結自由貿易體系和全球供應鏈,中方肯定會吃大虧。但是,「只要中美之間的急劇競爭是全球地緣競爭中的主要矛盾的話,中方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反美的、對中國有利的國家和勢力,不會放棄所謂的國際統一戰線。」

戴昕昊(Thomas Eder)認爲,迄今中國做到了在俄羅斯和歐洲之間取得平衡,但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越多,烏克蘭戰爭時間拖得越長,歐洲就會越來越強烈地感到安全受到威脅,那麼中國繼續維持與歐洲的良好關係就越困難。」而維持與歐洲的關係現在對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隨着中國對失去美國這一重要出口市場的擔心加劇,中國更爲需要歐盟這一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以達到在經濟和科技上繼續發展,在與美國的競爭中取得成功的目標。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