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稱哈爾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

(原標題:普京稱哈爾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

普京稱哈爾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來源:環球網資訊)

普京稱哈爾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

延伸閱讀

上萬字!中俄聯合聲明重量級要點,不只有圖們江出海口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5月16日至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這也是其開啓第五個總統任期後的首次出訪。在中俄建交75週年之際,兩國發表了關於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長達萬字的聯合聲明涵蓋加強能源合作、擴大經貿往來、加強邊境合作、提升創新和工業等領域合作水平、捍衛自身利益等內容。香港《南華早報》評論稱,在美西方國家試圖全面制裁俄羅斯並打壓中國產業發展之際,中俄兩國有意進一步鞏固經濟聯繫。

聯合聲明還明確提及美國,對美國爲維持自身絕對軍事優勢而破壞戰略穩定的企圖表示嚴重關切,反對美國通過擴大軍事力量和拼湊軍事集團改變東北亞地區力量平衡的霸權行徑。聲明指出,美國將“小集團”安全凌駕於地區安全穩定之上,危害地區所有國家安全。美國應當停止此類行爲。

英國《衛報》等西方媒體坦言,普京此次訪華與中俄聯合聲明的措辭表明,中國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依然牢固。分析人士也指出,中俄兩國深化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和俄羅斯都從夥伴關係中獲益。

5月16日,北京,俄羅斯總統普京檢閱儀仗隊

積極支持邊境合作,“未來可期”

聯合聲明將中俄在多個領域的合作。在邊境問題上,中俄兩國強調將積極支持地方合作和邊境合作,擴大兩國地方間全面交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優惠制度框架下按照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加強投資合作,開展工業、高科技產業合作生產。

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將遵循睦鄰友好、尊重國家主權的原則共同開發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加快協商《中俄船隻在黑瞎子島(塔拉巴羅夫島和博利紹伊烏蘇里斯基島)地區周圍水域航行的政府間協定(草案)》文本。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隻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

吉林延邊,圖們江邊的中、俄、朝三國邊境

圖們江位於中俄朝三國邊界

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見證了中俄兩國關係的變遷。根據《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黑瞎子島西側靠近中國的一半島嶼歸中國所有。圖們江則位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交界處,流經中國吉林省、朝鮮兩江道和咸鏡北道以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

法國《世界報》評論稱,圖們江航行事宜的協商或將爲吉林提供一條出海貨運通道,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有望進一步擴大,中國東北地區可能也會從中受益。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員執行院長王文對觀察者網表示,中俄邊境合作的前景非常廣闊,如果圖們江下游航行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有望推動東北振興,進一步促進東北亞資金、人才、信息、物流的流動性,提高日本海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

王文提到,在2022年9月的東方經濟論壇上,他就曾提出打開圖們江出海口相關建議,當時在場的包括俄羅斯副總理在內的高級官員對此反響強烈。此次中俄聯合聲明再次提及圖們江問題,反映了俄方對此的高度關切。

但王文也指出,儘管中、俄、朝三國有着友好關係,但航行事宜的協商還面臨很多現實難題,“俄羅斯與朝鮮跨越圖們江的鐵路橋很低,如果要讓大型船隻通過,需要修建新的鐵路橋。另一方面,圖們江通往日本海的十多公里都是淺灘,大型船隻通行較爲困難,還需要大規模的疏浚工程。”

王文認爲,圖們江下游通航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實現,可能需要相對中長期的時間,以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

圖們江上連接俄羅斯與朝鮮的鐵路橋(資料圖)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融入遠東經濟發展的分工協作進程相對較慢。對此,王文表示,俄羅斯遠東地區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引進外國投資大幅增長,遠東地區開發的進程要快於預期。

“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合作的預期還是讓人看好的,這個地區資源稟賦比較強,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等城市的基礎非常好,假以時日還是有很大的前景。關鍵是要實現政治理性。”王文說,“俄羅斯的開放還不夠加速,但即使現在‘半開半掩’的狀態下,已有不少中國投資進入,所以未來還是可期的。”

共同開發北極航道

隨着全球氣候變化,北極航道的開發已逐漸成爲可能,這條航道有望極大地縮短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程。理論上,北極航道包括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俄羅斯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和穿越北冰洋中部的中央航道。

中俄也在未雨綢繆。聯合聲明表示,將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機制框架下成立中俄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開展北極開發和利用互利合作,保護北極地區生態系統,推動將北極航道打造成爲重要的國際運輸走廊,鼓勵兩國企業在提升北極航道運量和建設北極航道物流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合作。深化極地船舶技術和建造合作。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此前發文指出,在當前的全球航運中,北極航道依然可以忽略不計。船隻大多隻能在夏季通過北極。2022年,有超過23000艘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14000艘船隻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北極的船隻不到1700艘。

但在氣候變化和技術進步得影響下,北極水域的通航難度正逐漸下降。期刊《自然·通訊》去年6月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全球碳排放大幅減少,北極最早可能在2040年代迎來第一個無冰夏季。

《經濟學人》稱,與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相比,北極航道可以將航程縮短40%,其中最受歡迎的東北航道就位於俄羅斯沿岸。在2014年到2022年間,東北航道的貿易量增長了755%。俄羅斯對這條航道寄予厚望,希望到2035年的運輸量再增加10倍。

《經濟學人》認爲,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是阻礙北極航道開發的關鍵因素之一,但隨着北極海冰逐步融化,政治問題可能會變得不那麼重要。如果北極航道變得繁忙起來,俄羅斯無疑將從中獲益。

擴大能源和經貿合作

在能源和經貿往來方面的合作是中俄未來合作的重點之一。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商定根據市場原則開展石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煤炭、電力等領域合作,確保相關跨境基礎設施穩定運營,確保能源運輸暢通無阻。共同推進中俄兩國企業落實大型能源項目,並在可再生能源、氫能和碳市場等前景領域深化合作。

雙方商定提升雙邊貿易、融資和其他經濟活動中的本幣份額。完善兩國金融基礎設施,暢通兩國間經營主體結算渠道。加強中俄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合作,促進雙方在對方境內開設的銀行和保險機構穩健發展,鼓勵雙向投資,在遵循市場化原則的前提下在對方國家金融市場發行債券。

俄羅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Chayanda凝析氣田,這是“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的資源基地

根據聯合聲明,中俄兩國還將在民用航空製造業、造船業、汽車製造業、電子工業、化工業等領域提升工業和創新領域合作水平,在人工智能、通信、軟件、網絡等信息通信技術領域開展互利合作,鞏固雙方航天領域長期夥伴關係。

《南華早報》指出,這些合作將進一步鞏固中國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對於面臨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俄羅斯而言,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至關重要。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401億美元。提前一年實現達成2000億美元貿易額的目標。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4月的一次政府會議上表示,隨着俄中經貿合作積極發展,兩國之間超過90%的結算都以本國貨幣進行,俄中貿易已經幾乎完全去美元化。

但在擴大能源合作之前,中俄兩國還需要通過談判解決許多問題。俄羅斯亞洲實業家理事會主席馬克西姆·庫茲涅佐夫表示,“西伯利亞力量2號”輸氣管道等項目的談判仍在進行中,中俄必須先商定這些關鍵能源項目的條件。

“這個項目對俄中能源合作非常重要,但雙方需要先解決很多問題。”庫茲涅佐夫說,“涉及價格和項目配置問題,談判非常複雜,還需要確定各方將爲項目提供多少投資。”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16日表示,俄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簽署關於“西伯利亞力量2號”輸氣管道的合同。預計該管道每年將從俄羅斯北部經過蒙古國向中國輸送多達500億立方米天然氣。

共同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但近年來,部分國家的政客試圖歪曲二戰歷史,甚至美化法西斯主義。

對此,聯合聲明表示,中俄雙方將繼續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雙方指出,必須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保護好世界反法西斯紀念設施,保護其免遭褻瀆或破壞,嚴厲譴責美化甚至妄圖復活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行徑。

雙方計劃於2025年隆重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共同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5月16日,北京,普京出席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儀式

今年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9週年。據俄媒“今日俄羅斯”報道,普京在講話中譴責試圖“歪曲二戰真相”的西方政客。他批評稱,部分西方政客正試圖通過爲納粹開脫等手段來煽動地區衝突。

普京表示,蘇聯在衛國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俄羅斯從未試圖淡化美英等國家對蘇援助和對抗納粹的貢獻。他強調,俄方將盡一切努力防止全球衝突,但也不會允許任何人威脅俄羅斯。

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

隨着地緣政治局勢日漸緊張,地區和全球性衝突不斷,國際安全環境的惡化也引起中俄兩國的關切。

聯合聲明重申,中俄雙方重申恪守2022年1月3日發表的《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特別是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理念,再次呼籲聯合聲明所有參與國切實遵循該聲明。

中俄支持《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進程取得成功,同時反對企圖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及其審議進程用於與條約內容無關的政治目的。

雙方重申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以及《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的出口管制義務,反對以虛僞政治目的取代防擴散初心,將防擴散出口管制政治化、武器化,服務本國短視利益和實施非法單邊限制措施。

關於俄烏衝突問題,聯合聲明表示,俄方積極評價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贊同必須在充分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上解決危機的觀點。俄方歡迎中方願爲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雙方指出,必須停止一切促使戰事延宕、衝突進一步升級的舉動,呼籲避免危機失控。雙方強調,對話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良好途徑。雙方認爲,爲穩步解決烏克蘭危機,必須消除危機根源,恪守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兼顧各國合理安全利益和關切。

對美國破壞戰略穩定的企圖表示關切

除闡述中俄兩國深化合作的計劃和諸多共識外,聯合聲明還明確提及美國,對美國爲維持自身絕對軍事優勢而破壞戰略穩定的企圖表示嚴重關切,反對美國通過擴大軍事力量和拼湊軍事集團改變東北亞地區力量平衡的霸權行徑。

聯合聲明指出,美國抱守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模式,將“小集團”安全凌駕於地區安全穩定之上,危害地區所有國家安全。美國應當停止此類行爲。

對於中俄聯合聲明,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讓-皮埃爾1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作出迴應,但僅提及美國反對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讓-皮埃爾稱,美國認爲中國企業幫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是“不可接受的”,但美國沒有在中俄聯合聲明中“看到新內容”。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講師奧列格·亞諾夫斯基對觀察者網表示,面對西方的動盪和旨在維護其霸權的新殖民主義行爲,俄中之間合作更加緊密。這體現在兩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合作以及在技術交流、科學發展和人員交流方面的密切合作。我們明白,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擁有多樣主權國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亞諾夫斯基說,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西方強加的貿易戰框架內存在地區安全問題和全球性挑戰。我們看到西方使用前所未有的非法制裁作爲懲罰工具。中國看到了這一點,也明白自己並不屬於西方所謂的“黃金十億人”。因此,我們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戰略認知,即有必要聯合起來,克服霸權國家壓制一切非自己國家以及防止出現一個新的、公正的世界秩序的企圖。

西方分析人士:中俄都從合作中獲益

此次訪華是普京開啓第五個總統任期後的首次出訪。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等西方媒體坦言,在西方國家尋求打壓中俄之際,普京訪華體現了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穩定的關係,表明兩國將進一步深化在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合作。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A)專家薩姆·格林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中俄兩國深化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西方不應該簡單地將中俄關系視爲“聯盟”,中國和俄羅斯都從夥伴關係中獲益。

格林認爲:“他們(中俄)在很多方面的戰略上保持了一致,也許不完全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也許不完全是他們自己喜歡的,但這都是他們不可避免要作出的決定。西方國家採取的措施讓中俄加強了合作。”

5月16日,北京,街道上飄揚的中俄兩國國旗

格林指出,中國和俄羅斯都從夥伴關係中得到了實質性的利益。“中國可以從俄羅斯購買價格更爲低廉的油氣資源,獲得在俄羅斯投資的機會。另一方面,俄羅斯從夥伴關係中獲得了貿易往來,爲俄羅斯經濟提供活力,這對俄羅斯政府是至關重要的。”

倫敦國王學院高級講師娜塔莎·庫爾特對CNBC表示,俄羅斯從對華貿易中收益,中國也受益於俄羅斯在維護中亞安全與穩定方面的努力,兩國在軍事技術領域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西方不能簡單地把中俄關系視爲一種‘權宜之計’,我們低估了中俄關系的強度。”

英國《衛報》也指出,中俄聯合聲明的措辭表明,中國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一如既往地牢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知名學者、外交官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評論稱,俄中關係具有相互尊重、全方位、考慮彼此利益、互不干涉內政的特點,“兩國在國際舞臺和國際組織中相互合作,是世界上能夠確保和平相處的典範。”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6日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相互協作是重要的平衡因素,“這一要素爲本就動盪不安、充滿衝突的國際形勢起到了平衡作用。正因如此,中國成爲普京就職後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