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董事長:平衡金融、創新和監管的關係是動態的過程

6月20日下午,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爲忠在2024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七:數字金融創新與治理”上談及數字金融發展當中實現創新和監管之間的平衡時表示,在數字金融框架下,平衡金融、創新和監管的關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監管一定要對整體創新持支持、包容的態度,鼓勵創新,同時確定創新相關的準則標準。

張爲忠指出,數字金融就是要用數字技術來做金融服務和產品,在改寫金融服務產品甚至顛覆金融服務的模式。創新是一種驅動力,會在數字金融的支撐框架下不斷推動創新,以便給客戶對接展業,是供給方必須解決的問題。監管是管控力,讓你的創新在一個正確軌道上來運行,以保證創新的成本更低,特別是保證可持續發展。

“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既要達到可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要求,同時還要解決客戶的需求問題,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一個是相向而行,再是並肩作戰。我們的目標就是都面對市場、面對消費者來解決問題。”張爲忠表示。

“現在數字金融技術發展非常快,Sora大模型用一句話就可以生成一個視頻。在金融方面,一方面要打造金融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在各類技術、各個領域的應用上通過產品和服務呈現給消費者。”張爲忠指出,這可能產生幾對關係,第一個關係是要創新必須符合監管。我們往往談創新談得多,不可能每個監管都在創新之前,這是不斷規範的過程。創新跑到前面去,是不是端正、合規的?存在哪些風險,怎麼判斷風險?金融本身就是管控風險的,這個關係很難處理,又必須處理。

他表示,第二個關係是金融機構和消費者的關係。金融機構不能簡單作爲賣方,要考慮作爲供給者給消費者的產品好不好用、管不管用。同時,不能挖坑,不能有陷阱,不能過度銷售。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是有壓力的。

“第三是效率與成本和質量的關係。技術的第一個本能就是提效,如何高效的展業和服務。”張爲忠指出,原來做一個客戶的信貸業務,遞交各種材料、再去看財務報表等,走下來可能需要20天到1個月的時間,現在通過數字技術可能秒申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