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將神逆轉?政大學者從「這事」看穿拜登400億援烏真相

美國總統拜登(左)、俄羅斯總統普丁(右)。(圖/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力推國會通過對烏克蘭的400億美元援助法案,引發輿論爭議。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表示,該法案通過後對俄烏戰爭的影響有三個層次,第一,從自由主義來看是保護烏克蘭與民主;第二,從戰爭角度來看是強權介入,衝突機率恐升高;第三,美雖鉅額援烏,但最值得觀察的是,美國軍事人員未來會否進入烏克蘭保護美國外交官。

根據香港媒體《中評社》17日報導,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東亞學系與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16日共同主辦「俄烏戰爭與東亞區域安全,對臺灣的啓示」線上論壇。吳崇涵指出,俄烏戰爭的發生,「聯盟因子」是關鍵,烏克蘭長久想加入北約,美國前總統川普更曾邀烏克蘭參加北約軍演,這對俄羅斯總統普丁造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吳崇涵分析,西方國家2014年對俄羅斯拿走克里米亞已祭出經濟制裁,故普丁過去8年不斷去美元化、強化盧布體質,早已有一套面對俄烏戰爭經濟制裁的計劃。尤其普丁手上握有更厲害的底牌就是石油、天然氣,這些能源不僅能反制裁西方,更能對全球造成影響,例如光德國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存就有55%,石油則是超過20%,故想擊倒俄羅斯沒那麼容易。

吳崇涵認爲,目前拜登同意提供400億美元加強烏克蘭軍備,此舉從自由主義來看是保護烏克蘭、保護民主,但從戰爭角度來看,強權的介入恐導致衝突機率升高;美國軍事人員未來會否進入烏克蘭保護美國的外交官,這則是最重要的觀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