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16日訪中 聚焦俄烏局勢

俄羅斯總統普丁(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俄建交75週年的背景下,商討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圖/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16日赴中進行爲期兩天的國是訪問,這是普丁7日第五度就任總統後的首次出訪,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俄建交75週年的背景下,商討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兩人會談後還將發表聯合聲明。

普丁7日就職後,展開長達6年的總統任期,強化俄中關係是他此行的目的。2022年2月普丁訪問北京,與習近平發表中俄無上限夥伴關係後,旋即揮兵西進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隨着俄軍深陷烏克蘭戰場的泥淖,也加深了對中國的依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自俄烏戰爭以來,中俄貿易蓬勃發展,在2023年達到2,400億美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普丁訪中期間,兩國元首將就中俄建交75週年背景下,雙邊關係各領域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克里姆林宮新聞局發佈消息稱,兩國元首將簽署聯合聲明及一系列雙邊文件。

除了會見習近平,普丁將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並討論經貿和人文領域的合作。普丁還將轉往哈爾濱,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式。

普丁去年10月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後,不到一年便第二次訪中,而五個多月後,美國將選出新一屆總統,普丁挾着最新民意訪問北京,外媒分析,華府此時正爲解決以巴衝突而焦頭爛額,而中俄領導人的會談將涉及如何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相較之下,習近平剛完成對法國的訪問,恰好可以向世人展現他一方面維持了對普丁的盟友忠誠,另一方面與西方大國交往的能力。

儘管受到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仍向中國輸出其所需能源,成爲中國最大石油出口國,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俄羅斯去年向中國輸出1.0702億噸原油,相當於每天214萬桶,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等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