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塔利班謎團之二》伊斯蘭國家與世俗民族國家之分辨

名家觀點塔利班專題之二》伊斯蘭國家與世俗民族國家之分辨。圖爲8月16日塔利班武裝人員進入喀布爾市內。 (新華社)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劉中民教授27日在大陸澎湃新聞網「中東睿評」專欄指出,阿富汗塔利班建立的「伊斯蘭酋長國」,再次凸顯了伊斯蘭主義國家觀及其實踐對國際體系的衝擊,內部「伊斯蘭國家」與外部「民族國家」的雙重身分,能否實現對接,既是塔利班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的問題。

劉中民表示,在現行聯合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下,國際體系和主權國家的世俗化、民族化,是近代以來西發里亞主權體系的基本特徵。

劉中民分析,塔利班與西發里亞主權體系面臨的挑戰,從伊斯蘭政治思潮角度看,塔利班將繼續堅持其伊斯蘭主義的基本意識形態底色;在此基礎上實現溫和化、棄絕伊斯蘭極端主義,可能是塔利班在主客觀因素推動下的選擇,但仍面臨內外壓力和挑戰。

對於泛伊斯蘭主義而言,塔利班沒有什麼抱負,作爲「伊斯蘭酋長國」這一地方性伊斯蘭政權,並無建立「哈里發國家」的政治宏願;在教派主義方面,塔利班有望軟化教派主義,但也面對「伊斯蘭國」的挑戰和內部分歧。

伊斯蘭主義的核心思想是重建「伊斯蘭國家」,基本內涵是反對以國家主權爲基礎的現代民族國家,主張重建政教合一、貫徹伊斯蘭教法、體現「真主主權」的國家。在現行聯合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下,國際體系和主權國家的世俗化、民族化是近代以來西發里亞主權的基本特徵。

但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就對現行國際體系發起了挑戰,而塔利班建立的「伊斯蘭酋長國」再次凸顯了伊斯蘭主義國家觀及其實踐對國際體系的衝擊。

「伊斯蘭酋長國」的內部國家身分是伊斯蘭主義主張的「伊斯蘭國家」,而其外在國家身分,在聯合國架構、即民族國家體系內如何確定,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文字遊戲。

當前的困惑,便是國際社會如何承認塔利班?以及在塔利班改造到何種制度狀況,才具備聯合國成員國的國際身分。這在本質上是西方建構的民族國家爲單元的國際體系,與伊斯蘭體系之間張力的表現。內部伊斯蘭國家與外部「民族國家」的雙重身分能否實現對接既是塔利班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