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瑟瑟發抖?攤販賣「婆菜」網霧煞煞 客家人秒懂:口味超多款

攤販招牌上寫着大大的「婆菜」,網友不解究竟是在賣啥。圖/翻攝自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曬出一張照片,只見路邊攤販招牌上寫着炸雞翅,大大的「婆菜」兩字也寫在一旁。然而「婆菜」究竟是在賣啥?掀起網友們熱烈討論,更引來客家人解答,直呼「這口味超多款」。

貼文中,原PO讓廣大網友們猜謎,針對「婆菜」爲何物給出三個選項,分別是A. 一種野菜;B. 婆婆做的菜;C. 天婦羅。對此,大家紛紛猜測,「老師我選C」、「應該跟卜肉一樣意思吧?油炸的」、「阿婆做的菜炸雞翅」。

不少網友也歪樓開玩笑道,「香燉老奶奶肉」、「香噴噴老奶奶」、「把婆婆做成菜」、「酥炸老婆婆」、「老婆婆們瑟瑟發抖」、「驚世媳婦」、「只要好吃,管它是婆菜公菜」。

內行網友則在留言區解答,原來「婆菜」取自客語諧音,「C. 用客語發音就一般油炸的菜餚都可稱之,例如炸蝦、炸芋頭、香菜等」、「客語,炸蔬菜天婦羅」、「客家話,炸物的意思」、「婆菜取自客家話炸菜,由於炸的客家話發音接近婆這個字,所以纔有了婆菜這個說法」。

查詢「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招牌中「婆菜」正確應寫作「烰菜(poˇ coi)」,意指用油炸方式烹飪的菜餚,常見基底食材有紅蘿蔔絲、番薯片、茄子、甜粄等,及有「客氏香菜」別稱的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