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唯論文"導向,拆門容易修門難

(原標題:破除“唯論文導向,拆門容易修門難)

對於積重難返的問題,大刀闊斧地拆掉一扇“舊門”的同時,還要及時預備一扇“新門”。如果只有底線倫理,沒有新的評價規則慣性力量可能還會延續。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爲導師崗位選聘等。

教育部的這個文件標誌着破除哲社科評價“唯論文”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十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彷彿十道“金牌”,向包括“唯論文”在內的種種不良導向亮起紅牌

俗話說,拆門容易修門難。對於積重難返的問題,大刀闊斧地拆掉一扇“舊門”的同時,還要及時預備一扇“新門”。前述《意見》中的衆多“不得”只是在拆門,還需讓人們看到新的科研評價標準這扇“新門”。如果只有底線倫理,沒有新的評價規則,需防範慣性的力量延續。

筆者認爲,修建新的哲社科研究評價之門有幾個方向

第一扇門是“時間門”。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真正優秀的成果,也該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哲社科成果評價,如果規定參評作品必須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作品,讓參評的科研成果多等一會兒,相信隨着時間的流逝將淘汰一大批“注水”的所謂成果。

偏重功利和實用的評價體系,會造成學術成果評價的“快餐化”,這也被不少聲音詬病爲評價標準的“頑疾”。快餐式的評價辦法,讓不少應景的成果剛出爐就參評,光鮮的外表又有多少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與其被在當下謬讚,不如讓它們在歷史的跑道上多待一會兒。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果,有幾個不是經過多年的時間考驗後才獲得殊榮的呢?

第二扇門是“實踐門”。哲社科成果既要有獨特的思想價值,也應對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具有指導意義。離開實踐價值,所謂的思想性也就變成了標籤;真正具有實踐性的成果,也應跨越時間和空間界限,具有普遍價值。反觀當下的獲獎成果,能有“一次性”的實踐價值已經難得,真正管用幾十年的成果實在鳳毛麟角。沒了“實踐門”的阻擋,一些僞實踐價值的作品戴上了成果的“桂冠”。實踐出真理,不妨讓“實踐門”淘汰那些華而不實的成果。

第三扇門是“同行門”。如果哲社科評價的成果是20年前的成果,讓不在一個時代的學術同行來評價以前歷史成果的學術含金量,將減少世俗關係對學術評價的干擾。比如規定哲社科評價的成果不能由本人申報,而是改由三位同行聯名提名,且他們公示提名推薦的理由,相信這樣的評審辦法將通過“同行門”的遴選再淘汰一批。

現在一些學術評價氾濫,評價的時間太早,評價的干擾因素多,導致了評價的自娛自樂。搬掉這些絆腳石,讓評價的成果和評價的同行不在一個時間頻道上,還愁哲社科成果評價缺乏公信力嗎?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劉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