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機買氣旺 供應鏈吃補 臺股ETF沾光

蘋果新機買氣火熱,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營收成長可期。圖/美聯社

儘管蘋果新機傳出「火龍果」評價,但觀察買氣仍然火熱。投信統計自2007年以來,臺灣電腦及周邊設備指數在蘋果發表會後走勢,發現不僅短中長期表現均爲正報酬,其中六個月後的表現超過9成、報酬率也將近8%;若以加權指數來看,同期也有超過8成的漲幅,且今年還有大選議題,對臺股後市展望佳,投信建議透過ETF佈局臺股,掌握成長趨勢。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徐慧芸表示,iPhone15系列亮點之一就是將充電孔設計改爲Type-C,讓使用者不必再攜帶額外的充電線,其中iPhone 15 Pro系列處理器採用全新A17 Pro晶片,爲業界首類3奈米技術,也是民衆瘋搶的原因之一。買氣熱烈造成部分熱門機型的出貨時間延到10月,預期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如充電設備、顯示器等廠商接單量有望進一步提升,營收成長可期。

就過去經驗觀察,統計自2011年以來,臺灣電腦及周邊設備類股指數在蘋果發表會後表現,無論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均爲正報酬。徐慧芸指出,第四季爲消費旺季,每年的換機潮已經成爲許多民衆的習慣,推升過去科技類股的表現。而今年又加上AI相關供應鏈短期股價缺乏催化劑,資金需要找尋歸宿下,評價面偏低與基本面觸底的智慧型手機、PC、消費性電子等相關供應鏈恰巧吸引資金進駐,後市值得期待。

中信成長高股息ETF經理人張圭慧認爲,NVIDIA、AMD、OpenAI先後訪臺,臺灣成全球AI發展關鍵,在AI題材、消費性IC設計與帶動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逐季回升,成熟製程止跌、先進製程上升至70%以上,臺灣半導體產業類股漲幅可期。

臺新投信量化投資部主管黃鈺民強調,臺股ETF基金如果採月配息,可望降低被收取二代健保機率,因現行二代健保課徵門檻爲每筆達2萬元即收取,相較於年配或季配,月配將可望減少被收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