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據稱與印尼政府達成協議,10億投資終於撬動iPhone禁令解除
財聯社2月25日訊(編輯 趙昊)據媒體報道,知情人士表示,印度尼西亞政府與美國蘋果公司已就解除該國對iPhone 16禁令的條款達成一致,有望結束這場長達五個月的拉鋸戰。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承諾將其在印尼的投資額提高至10億美元,負責維持禁令的工業部最快將於本週與蘋果簽署一份協議備忘錄,未來還將舉行新聞發佈會,該部計劃儘快向蘋果頒發允許iPhone 16銷售的許可證。
去年10月,印尼工業部宣佈禁售iPhone 16,理由是蘋果未能兌現“國產零部件水平”認證要求的投資承諾。印尼規定,在其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必須包含至少40%的本地製造零部件。
自此開始,印尼政府與蘋果之間展開“拉鋸戰”。爲了爭取這個擁有約2.8億消費者、極具增長空間的市場,蘋果提出將印尼投資計劃的規模從最初的1億美元加碼到10億美元。
但要指出的是,蘋果當時提出的10億美元計劃,主要目標是在印尼巴淡島建立一家AirTag(物品追蹤器)工廠,並不是在印尼設立手機工廠。
有消息稱,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一度批准政府接受蘋果公司10億美元的投資,但工業部意外維持了銷售禁令,以尋求更好的條款。
知情人士表示,除了10億美元的投資外,蘋果還將承諾向當地人進行公司產品研發方面的培訓,讓他們可以開發類似的軟件並設計自己的產品。此舉旨在安撫印尼政府,因政府一直在推動蘋果在該國設立研發機構。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創新投資將通過現有蘋果學院以外的項目進行,另外蘋果並沒有在印尼開始生產iPhone的計劃。他們還指出,儘管雙方已同意解除禁令的條款,但協議仍可能像先前那樣被單方面拒絕。
媒體分析稱,這筆交易對印尼是一場大勝,該國政府的強硬策略獲得了回報,讓蘋果這家大型外國公司加大投資,在該國開發產品,促進當地製造業,而不是僅僅把該國當作銷售中心。
而對於蘋果來說,公司正處於銷售放緩的危機之中,亟需這筆交易進入到印尼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分析指出,印尼2.8億人口中超過一半人的年齡在44歲以下——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