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一出,華爲笑了

來源丨金角財經

作者丨穎寶

終於顯露真容的蘋果AI,沒有驚喜。

在蘋果最新召開的開發者大會(WWDC)上 2024,推出了接入ChatGPT的蘋果端側AI能力Apple Intelligence,該能力可以打通不同應用,實現文書修改、內容概括、AI修圖、錄音轉寫等功能,並可通過蘋果語音助手Siri調用。

蘋果AI問世前,市場上便掀起過多輪圍繞“是否能突破安卓陣營的範疇,不與Open AI合作”的討論,用戶的期待值由此拉滿。如今看來,不但合作達成了,功能也是近乎複製過來的,創新力度顯然低於用戶預期。

這導致蘋果發佈會期間股價一度跌逾2%,成爲當日美股“七姐妹”中表現第二差的公司。

但僅過了一天,蘋果反彈暴漲。美股6月11日,蘋果股價大漲7%,刷新歷史新高,市值超越英偉達成爲美股第二。

第二天,蘋果漲勢不減,開盤即漲4%,早盤最高漲近5.3%,刷新盤中歷史高位至218.12美元,市值超3.3萬億美元,助力蘋果超越微軟,盤中重奪美股市值第一寶座。

這無疑打了很多人的臉。一邊是發佈會讓人失望,另一邊是股價逆勢上漲,不僅是這一次,而是這麼多年,都已經成爲了蘋果的傳統手藝。

更關鍵的問題是,這樣的蘋果,還能贏多久?

拼拼湊湊的蘋果AI

對於蘋果AI,最有信心的可能只有蘋果CEO庫克。

在發佈會前一個月,他便在電話會議裡表示,蘋果將在AI領域超越同行、引領行業前進。發佈會中,他幾乎用了一半時間去介紹AI,並賦予其更高級的概念:超越人工智能的個人智能。

但細看AI功能,蘋果並沒有做到“超越”,算得上亮眼的功能並不多。

一個是優先通知功能。在其開啓狀態下,系統會根據通知內容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比如航班信息會被放在最上方展示,但如何辨別內容的重要程度,蘋果並未進一步解釋,有媒體猜測是基於使用習慣或軟件使用頻率進行分配。

這也引發另一種擔憂:這會否給廣告內容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讓後者在踩準排序邏輯後獲得更高的顯示權限?而用戶,則會被迫觀看滿屏的廣告。

另一個是新增通話錄音功能,等了十多年,蘋果終於把這一“窟窿”補齊了。

查漏補缺,貫穿了整場蘋果發佈會,其呈現的“新東西”,有許多是同行們早已發佈的。

2024年初發布的三星Galaxy S 24便嵌入了寫作助理功能,可幫助用戶將輸入的內容潤色成制定風格文本,同時能做到錄音轉文本、撰寫總結等,並且在通話期間能進行實時翻譯。小米、華爲、榮耀、OPPO等國內手機廠商也陸續將大模型部署在端側,支持問答、文本創作和閱讀理解、AI修圖等功能。

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所述,由於蘋果和OpenAI的合作並不具備排他性,且受制於中國市場無法使用ChatGPT,蘋果和OpenAI無法深度綁定。此外,裝置端大語言模型因iPhone 16的8GB 內存的限制,也註定了蘋果AI難超預市場預期。

發佈會相關報道的評論區裡,甚至有網友調侃:“iOS終於趕上安卓的步伐了。”

吐槽聲浪雖盛,但不妨礙蘋果股價創新高,華爾街分析師給出了兩點最直接的理由:

一是得益於蘋果設置的AI機型門檻。目前,僅iPhone 15 Pro以上機型、搭載了M系列芯片的iPad才能體驗到AI功能,這可能將刺激一輪大規模的換機需求。

二是蘋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回購計劃,宣佈將回購額外1100億美元股票,比去年授權的900億美元增加了22%,成功緩解了市場的擔憂。

所以,如今的蘋果可能不懂創新,但對人性的拿捏可以說是手拿把掐。

庫克的算盤

業內對蘋果的共識是,產品創新歸功於喬布斯,商業運營歸功於庫克。

你可以說庫克讓蘋果失去了靈魂,但不得不承認他也讓蘋果賺得盆滿鉢滿,而最大的秘訣被億萬果粉通俗地總結爲“擠牙膏”。

就像此次通過設置AI的機型門檻來刺激購買,其實是庫克時代蘋果的老套路了——擠牙膏似地,每一代機型都只搭載一點點新技術。更典型的例子就是這次新增的通話錄音功能,在安卓手機上早就習以爲常的功能,蘋果卻花了十多年才補上。

從喬布斯時代到庫克時代,蘋果手機的風評已發生轉變。

提到喬布斯,大家想到是“天才”“偏執狂”,他執掌下的每一代機型,都是一次主宰需求式的革新。

比如,他認爲3.5英寸屏幕是最佳尺寸,因此當三星Galaxy 系列等機型的把屏幕越做越大時,蘋果手機把小屏幕堅持到2014年。他還要求iPod尺寸不可以比手掌大、iPhone 3G螺絲表面的紋路必須等距。

第一代蘋果手機搭載的home鍵,在手機產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義。2007年,全鍵盤手機掌管市場,消費者的使用心智已訓練成熟。喬布斯卻覺得,全鍵盤無法靈活地提供“新按鍵”,於是推出全屏幕+home鍵的組合。

伴隨這一代的銷量爆發,蘋果手機從此依靠“打破使用習慣-重建需求”的理念,一步步引領消費電子時代變革。

如果說喬布斯是一個天才的工程師,那麼庫克更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網上有一個區別兩者的經典段子:

當果粉提出需求,喬布斯會說:“不,你不想要,我給你另外的東西。”

而庫克會說:“都給你,但需要加錢。”

在庫克掌管蘋果公司的13年裡,業績與罵聲齊飛。

前者指向“人類史上第一家萬億美金市值公司”“第一家兩萬億美金市值公司”“第一家三萬億美金市值公司”這些金字招牌;

後者指向“缺乏創新”的弊端。自2011年庫克首次主持蘋果發佈會上,推出僅在iPhone4S基礎上簡單升級的iPhone5後,“只會吃老本”的質疑聲便長年圍繞着庫克。

美國《赫芬頓郵報》甚至在文章《爲什麼蘋果註定失敗》中尖銳地表達了對庫克的不認可:“喬布斯的離去,意味着蘋果失去了頂級產品支撐,後者將比以往任何時期都糟糕。”

庫克的“擠牙膏更新思維”讓果粉再沒機會看到類似iMac、iPod、iPhone、iPad那般有着劃時代創新意義的產品。蘋果甚至一度弱化硬件革新板塊,2019年的蘋果發佈會上,沒有推出任何硬件產品,而是推出了四項軟件服務產品,分別是Apple News、Apple Arcade、Apple Card、Apple TV+。

如今的蘋果公司並非沒錢創新,早在2022年《財富》雜誌公佈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名單中,蘋果便以營收超3000億美元位列美國本土企業第一名,是第二名福特汽車的兩倍;更非缺乏研發人才,其已經挖來谷歌AI高管Giannandrea的團隊多年。

因此,不能怪果粉年年罵,庫克的心思可能確實不在技術創新上。

基於龐大的用戶基本盤和流暢的生態系統,蘋果不再需要幹創新這樣的苦活累活,只需要稍微更新一下,就算不再引領時代,一樣可以碾壓友商。

還能躺贏多久

不創新只更新的蘋果,已經出現了危險的信號。

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榮耀和華爲以17%的市場份額並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OPPO則以15.7%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蘋果則以15.6%的份額位居第四,同比下滑6.6%。

爲了挽救銷量,蘋果也躬身加入了價格戰。今年618大促尚未正式拉開,蘋果已在主流手機廠商中率先宣佈降價,而且還是號稱“史上最大降價”,旗下iPhone 15系列手機降至4000價位段,以價換量意圖明顯。

在中國以外的市場,蘋果也在節節敗退。率先發力AI的三星搶下蘋果在多國TOP1的位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佈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以出貨量爲基準)在74個國家的智能型手機市場中,三星在38個國家排名第一,蘋果排名第一的國家只有16個。

而和2023年四季度相比,原本由蘋果領先的新加坡、臺灣等主要亞洲市場,三星也從蘋果手中搶下第一。

蘋果對創新的長期忽視,已經讓果粉們開始用腳投票。2024年一季報,蘋果實現營收907.5億美元,同比下滑4.3%;實現歸母淨利潤236.4億美元,同比下滑2.2%。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季度,蘋果出貨量約1080萬臺,同比下降6.6%,而華爲增幅高達110%、榮耀增幅爲13.2%。

2024年才慢悠悠進入AI賽道,讓蘋果進一步落後同行。在2023年,華爲已發佈盤古大模型3.0,同時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統HarmonyOS 4已接入盤古大模型;雷軍透露小米的13億參數版本自研大模型已在手機端側跑通;vivo、OPPO分別推出藍心大模型矩陣(BlueLM)、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搭載大模型的手機也已亮相。

如果說蘋果AI最大的殺手鐗是其無縫切換的閉源系統,那麼,華爲的鴻蒙系統也正在步步緊逼,蘋果的優勢已不再算得上遙遙領先。

而且,基於AI提振業績是一個長週期行爲,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蘋果難依賴AI產業改善現況。供應鏈調研顯示,2024年下半年將發佈的iPhone16系列出貨量將較2023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下降5%,短期內看不到AI對於營收、利潤有顯著幫助。

然而相比去年,今年的AI產業已走到分水嶺,蘋果AI開局就是“地獄難度”。

伴隨AI平臺訪問量停滯、投資者逐漸看清AI初創企業估值虛高的本質,產業已出現第一輪“去泡沫”,資源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

2024年,估值近300億的大模型明星企業Stability AI,被爆資金鍊斷裂、正在尋求合併;AI獨角獸Adept的領導層,與科技巨頭公司就出售或戰略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談判。

這些腰部AI遇到的困難,如算力不足、高耗電帶來的成本壓力等,蘋果也難以迴避。

就目前來看,其還沒有應對方法,比如蘋果剛發佈的M4的NPU算力爲38TOPS,在已公開的主流NPU芯片中,其實是算力最落後的,畢竟高通的算力爲45TOPS、英特爾的算力爲48TOPS。蘋果從谷歌挖來的團隊,甚至苦於算力資源不足,不得不使用外部的雲服務。

讓蘋果重回喬布斯時代的高度,早已經是奢望,在商業運營上長袖善舞的庫克,能做的可能只是儘量讓蘋果躺贏再久一點,但這無疑也讓蘋果繼續滑向平庸。

參考資料:

市界《蘋果一夜沒了4000億》

雪豹財經社《蘋果“聽勸”:喬布斯時代的傲慢消失了,自信也消失了》

投中網《AI大模型,正在排隊尋求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