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塑膠回收率不佳 環團籲設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

主要用來盛裝生鮮食品、被稱爲「平板塑膠容器」或「薄片塑膠」的塑膠托盤與包裝盒爲公告應回收物品,但由於分類不易,回收商收購意願低弱,導致回收率偏低。(看守臺灣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主要用來盛裝生鮮食品、被稱爲「平板塑膠容器」或「薄片塑膠」的塑膠托盤與包裝盒爲公告應回收物品,但由於分類不易,回收商收購意願低弱,導致回收率偏低。看守臺灣協會今天建議,除了應把平板塑膠容器內的泡殼與襯墊,公告爲應回收物外,也應提高回收清除處理補貼,甚至設置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收購低行情回收物。

看守臺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平板塑膠容器就算細分類後,回收商回收意願依舊低落,因爲回收商空間有限且額外空間取得不易,加上平板塑膠容器的製程、物性和一般瓶器有所差異,加上過去因爲分類後雜質率偏高,且處理程序也會因平板容器脫標較難而受影響,若於瓶器的瓶磚中發現平板塑膠容器,平板塑膠容器將被視爲雜質扣重。

謝和霖說,且平板塑膠貯存及分類成本較高,分類成本更是高於瓶器。在貯存和分類成本較高而變賣價錢卻沒有更好的情況下,回收商的利潤被壓縮,收受意願也跟着降低了,且還要與泡殼、襯墊分開,即使爲相同材質,也必須視爲雜質予以扣重。

謝和霖建議,可透過擡高「回收清除處理補貼」及要求適合使用平板再生料的物品一定要「使用一定比例再生料」來解決問題,並把泡殼與襯墊類的平板包材公告應回收,以提升回收業者收受意願與處理效益。

看守臺灣提及,回收商在面對土地取得不易、且可能受到其他土地用途排擠或社區抗議的情況下,將不會有意願爲了平板塑膠容器這種利潤微薄的回收物,費心力去擴廠,即使環保署提高平板包材補貼費率,可能也不足以在短期內克服回收體系空間取得困難問題,建議環保署先從六都開始,要求六都或鄰近縣市政府提供土地,讓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委託的專業團隊來設置營運「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收購民衆已經親手細分類好的平板包材及其他該回收卻未被回收的低行情回收物。

環保署表示,爲提升塑膠平板包材回收成效,減少塑膠廢棄物對環境影響,環保署已預告修正「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將塑膠襯墊及泡殼納入公告應回收廢棄物。

環保署說,近年來已透過調整補貼費率促使回收處理業強化處理能力,提高平板塑膠容器回收意願。近期排出平板塑膠容器皆已妥善回收,爲提高回收處理意願,環保署也將檢討平板包材補貼費率,並輔導鼓勵國內有能力分類及處理廢塑膠容器回收處理體業者加入處理體系,以提升塑膠包裝材的回收效率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