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關懷據點資源少 老人寧可種田
老人到社區關懷據點參加健康促進課程及活動,希望能夠藉此延緩老化及失能。(林雅惠攝)
高雄市偏鄉社區關懷據點普遍留不住年輕志工,由於人力不足,加上據點開課時段短、課程內容不精彩,造成老人到據點學習意願低落,且偏鄉老人普遍仍在農耕,關懷據點運作良莠不齊。
社區關懷據點具備電話慰問、關懷訪視及健康促進與老人共餐功能,高市偏鄉不少據點1周僅開1天上、下午各1時段課程。據某關懷據點表示,因1周開課1天僅補助1萬元,水電費及行政支出後,已無多餘經費請講師開課。
六龜區某社區關懷據點志工表示,據點上課內容有動態及靜態,包括請講師教導長輩跳舞、運動等及靜態的宣導健康課程、做手工藝等,1週上課5天的據點可申請1名員工薪資補助,課程較精彩,也較能吸引老人來上課。
六龜林姓老翁說,原本有去關懷據點上課,但課程不是他想學習,最後寧願到田裡也不去據點;他希望能開一些實用性的課,如園藝治療、植栽插花等。
志工表示,據點去年全面實施數位化後,許多偏鄉老人不會用電腦,比如需插健保卡輸入個資完成報到手續,老人不懂操作自然不想去,另有不少兒女不讓父母隨身帶健保卡避免遺失,也形成到據點的阻礙。
高雄市旗山區南新社區關懷據點總幹事徐林素卿說,志工人力不足是影響據點另一重要因素,志工不足,據點課程就會減少。
高雄市長青中心主任於桂蘭表示,老人未帶健保卡可透過志工人工補登完成報到。對於志工不足,未來將結合學生志工到據點,達到「青銀共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