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走了還是痛不停 79歲嬤苦戰5年找到解方

臺中榮總麻醉部疼痛科指出,嚴重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透過神經阻斷術、神經燒灼術等介入治療,神經痛感覺明顯下降。(馮惠宜攝)

臺中榮總麻醉部疼痛科指出,嚴重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透過神經阻斷術、神經燒灼術等介入治療,神經痛感覺明顯下降。(馮惠宜攝)

79歲陳女士7年前罹帶狀皰疹,痊癒後始終仍感覺左臂及手肘緊、麻、刺痛,直至1年多以前轉到臺中榮總麻醉部疼痛科門診,透過神經阻斷術、神經燒灼術等介入治療,神經痛感覺明顯下降;醫師指出,皰疹後神經痛發生率約是6%,越早達到穩定的疼痛控制,可避免變成慢性長期疼痛。

臺中榮總麻醉部疼痛科醫師謝昀叡指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感染,通常初感染後會產生水痘及水泡,水痘痊癒後病毒殘留在神經節,待疲勞、免疫力低下時開始作怪,除了跑到體表產生紅疹、水泡之外,也會在神經節進行攻擊而引起神經性的疼痛。

謝昀叡說,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部分的病人神經痛的表現會持續超過90天以上,或甚至變成長期慢性的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甚至是睡眠障礙和心理問題,其發生機率大約是6%。

臺中榮總臨牀數據顯示,超過8成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在一般的門診治療後就能有效緩解,但仍有約14%神經痛較嚴重病人在常規的治療仍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臺中榮總針對這種難治型皰疹後神經痛,會進行完整且徹底的疼痛狀態分析,並採取精準的藥物調整,以此達到更有效的疼痛控制效率。

謝昀叡說,疼痛科也提供包含神經阻斷注射、神經燒灼控制、自律神經阻斷術治療、局部疤痕注射等介入性治療,可有效的改善困難治療的皰疹後神經痛,而這名陳女士就是很好例子,她在過去神經痛起來,像電擊、痛楚不已,經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但透過介入性治療已緩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