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賴用「兩國論」包裝臺獨 陸學者:北京仍將續推兩岸民間交流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賴清德此次演說內容,在用蔡英文的「兩國論」包裝其臺獨主張。(朱紹聖攝)

臺灣新總統賴清德20日發表就職演說,大陸學者分析,賴清德在用蔡英文的「兩國論」包裝其臺獨主張,凸出「國籍」問題對立兩岸事務,從法律層面製造「臺獨」主張,預料兩岸對抗將進一步加劇。但大陸會在進一步加強反對「臺獨」的政策同時,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兩項政策將並行不悖。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向本報表示,賴清德此次演說內容,在用蔡英文的「兩國論」包裝其臺獨主張,並充分運用了蔡時期一直使用的「中華民國臺灣」概念。「這是很忌諱的」,他指出,中國大陸在2022年8月發佈的對臺白皮書,就已經把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兩岸互不隸屬」定義爲「新兩國論」。

賴清德說,「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爲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此,包承柯認爲,賴主張所謂的國籍問題,將兩岸之間的事務對立起來,從法律的層面製造「臺獨」的主張;相信這會使兩岸緊張關係進一步升高、進一步加劇對抗。

包承柯指出,兩岸關係緊張走高,在1月13日臺灣選舉結果之後已經出現,但從520賴清德的講話看來,「不確定的因素已經轉變爲確定的因素」,兩岸關係並沒有在520的節點上化解對抗的意義,「這是很可悲的」。但他認爲,未來兩岸之間的交流還會繼續,不會因爲賴清德的就職演說發生本質變化。

「因爲大陸是本着兩岸一家親的思考邏輯,希望兩岸民間有着親情的往來,及相互的經貿活動和文化交流」,包承柯說,民衆之間的交流並不會因爲兩岸緊張局勢的升高而徹底改變。大陸會一方面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同時還會進一步加強反對「臺獨」的政策,兩項政策將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