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凱平不再擔任清華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由王天夫接任

據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官方微信公衆號4月18日晚消息,4月17日,清華社會科學學院召開院長調整宣佈會議,宣佈任命王天夫爲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不再擔任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職務。

清華黨委常委、副校長彭剛指出,清華社科學院近年來在學科發展、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各方面水平顯著提升,在多個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形成了新的學科增長點。他表示,彭凱平從擔任心理學系復建的首任主任,到擔任社科學院院長,爲清華的心理學科建設以及社科學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前該學院整體發展勢頭好,希望在王天夫和學院黨委書記歐陽沁的帶領下,黨政同心、勵精圖治,尊重和調動全院師生的積極性,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各個方面能夠持續發力,推動社科學院高質量發展。

彭凱平表示,作爲一位心理學家,能成爲社科學院的院長,和學院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國際關係學等不同學科的教師一起共事,一起推動學院的發展和建設,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和幸運。他衷心感謝清華社科學院師生給了他工作上的支持、學識上的幫助、情感上的支持,希望社科學院越來越好。

王天夫表示,將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在新的崗位上與院班子同心協力,團結奮鬥,爲社會科學學院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清華社科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彭凱平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後留校任教。1997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曾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及東亞研究終身教職,曾任加州大學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專業主任和美國心理學會科學領導委員會成員等國際職務。2008年5月起受聘清華心理學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後又任清華社科學院院長,產業研究院院長。同時,他還是國際積極心理聯合會(IPPA)以及國際積極教育聯盟(lPEN)中國理事,並擔任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執行主席。

王天夫此前爲清華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清華社科學院副院長,兼任清華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其研究領域包括社會不平等、城市社會學、數字社會研究等,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著有《Stata實用教程》、《轉型時期的城市空間》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研究成果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