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龔乙: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2023年年會會議綜述

2023年11月17日—19日,“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2023年年會暨古代文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麓山通程大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由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主辦,由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承辦,是疫情之後湖南省古代文學研究者的首次聚會。共有來自省內外170多位學者與會,提交論文121篇。

年會合影

本次古代文學年會從多個支線議題出發,以廣闊的學術視野繼往開來,既有守正,更見創新。大會主要議題在中國古代各體文學研究、思想文獻研究、湖湘文學等古典文學相關議題外,還聚焦於古代文學教學與學科建設研究。進入新時代以來,社會發展倒逼教育體系改革,古代文學作爲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傳承與發展面臨着機遇與挑戰。有況於此,古代文學教學與學科建設研究也就有了現實的必要性。

年會以教師專家論壇爲主,分爲三個分會場,同時設有研究生論壇,專家學者與新生代學人的思想與才華在此碰撞,形成了對話與交流的良好態勢。年會兼具全面性與針對性,抽絲剝繭,多題互鑑,有治無棼。

成鬆柳教授

本文擬對會議研究成果作如下綜述:

一、對中國古代各體文學研究的進一步充實

文史自古不分家,在古代文學研究的範疇中,翔實的實證史料與敏銳的文學目光缺一不可。揆諸當下,則是一大批古今兼採、述作偕行的中國古代各體文學研究相關論文薈萃於此。這類論文數量衆多、成果豐碩,構成了本次大會的主體內容。

(一)詩歌研究蔚爲大宗

杜詩學一直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熱點問題,“杜詩學”之名形成於金元時期,時至今日,杜詩學在原始文獻梳理與理論體系建設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湘潭大學的雷磊教授在《明代杜詩學中學杜與變杜:以楊慎的張含詩歌批評爲考察中心》中以楊慎的張含詩歌批評這一角度探討明代杜詩學的新發展。楊慎的張含詩歌批評覈心是探討學杜問題,主張以古變杜,強調充分吸收古代詩歌資源,造就當代風詩。

雷磊教授

就杜詩學的原始文獻梳理而言,仍有一些稀見的杜詩學文獻有待進一步發掘。湖南師範大學曾紹皇教授在《現代杜詩學體系的初步建構——謝淑頤〈杜詩學〉考論》中,聚焦最早以“杜詩學”標目的1944年謝淑頤撰著的本科畢業論文,其緊扣“詩旨”“詩史”與“詩法”立論,擁有構建杜詩學理論體系的潛在意識,指出其現代杜詩學史上的獨特文獻價值和理論意義。

二是學者們由點及面,從個體詩人入手兼論其時代風氣與影響。

長沙師範學院的嚴春華老師在《文化符號學視域下晚唐詩僧齊己涉道詩研究》中,運用文化符號學理論分析齊己涉道詩在符號圈歷時性與共時性的交流、越界。

衡陽師範學院彭曙蓉副教授的《崇陶情結•桃源意識——宋元遺民詞人的隱逸人格、心理動向與人生取向》分析指出陶淵明的隱逸思想、人格及人生爲宋元遺民詞人的文化淵源。

湖南理工學院的萬紫燕老師在《論王世貞與晚明樂府變的建構》中對王世貞離而能合的擬古樂府詩與變不失正的新題樂府詩進行了專門研究,並闡明對晚明樂府變詩體的歷史貢獻。

懷化學院楊齊老師的《從牛運震的詩學思想看清中期格調詩學的興起》指出,乾隆前期的山左大儒牛運震論詩受李夢陽影響較深,復古傾向比較明顯,彰顯了格調詩學在清中期的興起是時代詩學發展的必然。

三是對詩教傳統繼承發展的研究。

王友勝教授

湖南科技大學王友勝教授的《論李元度〈小學絃歌〉的編選內容與詩學旨趣》指出:《小學絃歌》具有以詩訓蒙的詩學宗旨,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詩學範式與溫柔敦厚、文質並重的詩學主張,於今日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亦不失啓發意義。

懷化學院劉振乾的《論〈詩義標準〉的編纂刊刻及其理論批評》指出:王先謙將其父編選的《詩義標準》擴編而成一百一十四卷,將詩義放在人倫綱紀中進行歸類,突出詩教在社會變革中的調和作用,彰顯傳統詩學的倫理教化功能,是面對大變局時所作的最後努力。

四是某時期某類詩歌的總結與探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葛春蕃副教授在《溯古還是求洋:二十世紀前後關於中國詩歌走向的探索——以同光派與新文學運動爲例》中,分析了同光派和新文學運動派的詩人們詩學觀的主要差異:文學發展是復古還是革新,文學的價值在於個人還是社會,文學標準是典雅還是通俗,文學創作是溯古還是向外。

劉雨佳的《民國詞學名家結社與詞壇風氣嬗變》分析了20世紀上半葉舂音詞社、午社時期的詞壇風氣。

長沙理工大學王莉老師的《禪林清規與公共交際:北宋募化贈別詩的應用性及演變》,指出北宋中後期的社會文化生態與叢林內圍語境互動,使禪林興起創作餞送募緣化主的詩偈。禪林募化贈別詩具有隱含交際意圖和很強的交際應用性,促進了寺院與世俗的公共交往。

此外,長沙理工大學黃楚蓉老師點面結合地分析指出,動亂與憂患是南宋後期巴蜀詩歌的“詩史”特性。

(二)散文研究走向深入

李德輝教授

湖南科技大學李德輝教授在大會作主題報告《“大製作”寫作機制初成於漢晉說》,指出前人所謂大製作指服務於朝政大事的特定需要的文章撰寫,寫作要求高、難度大,因此跨越官制限制,通過制度安排來指定作者。這一機制是寫作權力的調整和文學生產力的再分配,導致文體分化和變異。餘莉老師《論阮元文章觀的審美特質及意義》一文闡述阮元以社會學視角解讀文章起源問題,不自覺地開始了文章學的現代化進程。

文章的撰寫方式影響文體特點,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劉師健老師的《個體書寫建構歷史記憶:宋代出使行記書寫方式的創變》一文認爲宋代出使行記在繼承漢唐遺風的基礎上,開創了出使行記寫作的新思路。其撰述既有出於進獻朝廷的政治需求,又體現着使臣自身的主觀撰述意願。不少行記已超出了地方風土的傳統範圍,體現出由行程錄向雜史靠近的發展趨勢。

湖南文理學院鄭棟輝老師則在《宋文作者地域分佈的統計分析》中運用人文數據分析方法,根據籍貫將6187位作者劃歸於五個時期和南、北方的24個省市之中,通過分期描述南北作者的絕對數量與消長關係揭示了政治、軍事和地域等因素對文學創作的顯著影響,有力糾正了過往認爲“中國文化重心於靖康之變後才完成南移”的觀點,同時對認識宋文的發展歷程及相關時期各地區的宋文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啓示意義。

(三)駢文研究饒有新論

駢文學的研究,不少學者有獨到見解。晚清以來,湖湘詩文走向繁榮。在詩文繁榮的背景之下,清代號稱“復興”的駢文,在湖湘也迎來了它的發展高峰。

呂雙偉教授

湖南師範大學的呂雙偉教授在大會的主題報告《新羅崔致遠的駢文書寫及其駢文史意義》中,從整個東亞文化圈的視域高度出發,對朝鮮半島之駢文成就最高者——新羅崔致遠的其人其文進行了研究,爲晚唐駢文的文體形態和相關政治事件與晚唐至北宋駢文走向四六化的軌跡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依據,也爲中國駢文史的建構提供了重要參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劉軍老師的《民國駢文史》一文勾勒了民國文學的發展概貌,呈現了一度輝煌、逐漸沒落、走向終結的歷程。

長沙理工大學的莫尚葭博士《清代駢文作家地理分佈的可視化呈現——以清編駢文總集爲對象的考察》,以《國朝駢體正宗》《皇朝駢文類苑》等7部清編駢文總集爲對象,分析指出駢文作家在全國以及江、浙二省內部的分佈並不均衡,呈現鮮明的地域性特徵。

研究生論壇中新見頻出,湖南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們多有論析。婁上的《陸機駢文在清代的接受》從清代駢文創作與批評的發展與陸機駢文自身特色入手,分析了陸機駢文在清初遇冷、而後再度受到重視的原因。

湖南師範大學陳倩的《明代俳諧駢文及其文體意義》研究了明代俳諧駢文的文體特徵,並認爲它爲駢文文體灌注了新鮮血液、促進了雅俗文學融合。

湯禕珣的《清初駢體記文的美學內蘊與文體意義》則以清初駢體記文爲研究對象,展現了其因多樣的類型、內容與藝術風格而得到拓展的審美意蘊。

秦妍的《論方履籛駢文藝術特色及其成因》總結了其作品中綺雋與宏肆兩種最主要的風格與情感真摯的突出特點,並深層剖析了這種藝術特色的成因。

陳靜的《好奇詭正:王曇駢文的奇風與批評》研究了王曇駢文之奇的表現、成因與其自我體認,並對過往批評家失之偏頗的批評進行了反思。

(四)辭賦研究辨析考釋

《歷代辭賦總彙》雖爲中國迄今爲止最完備的辭賦作品總集,但因其編纂工程量的浩大,難免出現一些闕誤。由此,湖南大學的牛海蓉教授對其中“清代卷”的內容進行了考證,撰寫了《〈歷代辭賦總彙〉“清代卷”闕誤考述》,爲《歷代辭賦總彙》的完善作出了貢獻。

牛海蓉教授

湖南科技大學的鄒朝斌老師在《東漢中後期辭賦平民化芻論》一文探討了東漢中後期辭賦有明顯的平民化特徵,並從辭賦的作者、題材、內容與風格等方面給予論證,表明東漢後期辭賦平民化不僅與王朝進入衰敗期有關,還是漢賦發展歷程中自我革新的結果。文學是歷史現實的模因,每一種文學現象總有其產生的文化背景。清康熙年間陳元龍奉旨編輯的《歷代賦匯》,是我國第一部蒐集歷代賦作較完備的總集。

懷化學院的張家國老師在《〈歷代賦匯〉“分題辨類”的選擇與意義》中對《歷代賦匯》“分題辨類”的體例展開分析,分析了其選擇動因與優點,闡述了其示範意義。

來自湖南師範大學的宋旭輝也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明代駢文類書、總集分類的反思》中針對考察了關於其中明代駢文類書、總集分類的界限模糊問題,並對其生成原因進行了探析。

(五)俗文學研究方興未艾

小說文備衆體,小說家的知識結構和素養對於通俗小說的定型和雅化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彭娟大會主題報告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彭娟副教授在《〈新列國志〉中的“春秋筆法”》中,結合“春秋五例”的解經手法揭示馮夢龍如何將解經方法轉化爲通俗小說的敘事筆法,從而實現儒家倫理的大衆教化,提升歷史演義的品格。部分學者從佛教文學與文化的角度出發,探討對戲曲、小說的影響。

鄭邵榮教授

長沙理工大學鄭邵榮教授的《漢譯佛典與戲曲口頭敘事文體的起源》一文從戲曲成熟前、佛徒口頭宣教時等方面論述戲曲口頭敘事的文體特徵主要體現在對話體、韻散結合的篇章形式及程式化套語,這些特徵的形成深受漢譯佛典之浸潤。

此外,湘潭大學谷文彬副教授的《論六朝佛教靈驗類小說生成的文化語境》一文認爲六朝佛教靈驗類小說強烈的宣教弘法意圖、追求信而有徵的史傳體例和誇張荒誕的敘述方式等等,均可在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傳統中得到充分的理解。

《六朝佛教靈驗類小說研究》

長沙學院楊志君老師在《論明代章回小說對唐詩的傳播》中,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和文獻考證,論證了明代章回小說如何促進唐詩在民間的廣泛傳播與經典化。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任芯穎老師通過鹽谷著與魯迅油印本《小說史大略》的比較,1931年版《中國小說史略》在文本尤其是第二十一篇《明之擬宋市人小說及後來選本》的改訂,以及魯迅與鹽谷溫師生間關係的梳理,說明鹽谷溫及其著作對《中國小說史略》早期版本的形成與改定確實存在影響,並由點及面地分析、闡述了中國小說史研究形成的學術背景,以及中日間影響及至三代的近代學術交流的內涵與成果。

寶卷是典型的民間文學形態,湖南科技大學的方建民在《論〈白蛇寶卷〉的民間演述特質》中認爲寶卷以與其它白蛇故事文本相區別的敘事程式呈現出民間演述既恆定又靈活的動態特質,並通過和諧與衝突二元共生的演述特質表達了多元化的主題傾向。

二、對湖湘文化的承揚

湖湘文化是具有鮮明特徵、相對穩定並有着傳承脈絡的歷史文化形態,是湖湘地區特有的文化,其文脈的賡續一直受到廣大湖湘人的關注。這部分便是本次年會極具特色的內容。

許多學者將視線聚焦於特定的文化名人及其衍生研究,以精而深的方式完善着湖湘文化研究的範疇。湖南理工學院的李有樑副教授就在《從〈詩古微〉二卷本到二十卷本:魏源詩經學的自我革新》中系統梳理了版本內容和形式的諸多變化,反映出湖湘名人魏源的經學思想革新理路與其詩經學的諸多面相。

翟滿桂教授

湖南科技學院的翟滿桂教授在《兩宋時期柳宗元研究文獻概述》中分析得出兩宋時期對柳宗元評價褒貶不一的政治原因。

湖南科技學院的周玉華副教授,在《絕憐元子春秋法——元結詩歌“系乎規諷”主旨》中以元結詩歌中春秋筆法的運用爲賞析對象,揭示了其“系乎規諷”的詩歌主旨和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

湘潭大學的李琳教授在《流浪者的哲思,中西文化的碰撞——論湘籍詩人趙必振詩歌的思想旨趣》中探究了埋藏在趙詩傳統形式下的現代思想,由此觀照特定時代下中西文化的交鋒碰撞。

李琳教授

湖南理工學院的戴嬋老師和楊曾輝在《一代儒宗張栻“學者之詩”探賾》中關注張栻“學者之詩”化解理學與詩學矛盾的積極影響,肯定了學者之詩的歷史價值。

長沙理工學院的向雙霞老師在《鄧顯鶴復古詩學的理論品格及其意義》中梳理了鄧顯鶴復古詩學理論體系的建構過程,對其詩學品格進行了細緻分析,揭示了其矯正詩壇流弊的價值。

衡陽師範學院陳楊老師和彭思宇的《論清代湖南文化家族的美育觀》基於32家清代湖南文化家族的家訓思想,總結其家庭美育觀。

湖南師範大學研究生周亮則對晚清名臣李星沅之子李桓生平進行了考證,整理出著作簡目及大致提要。

湖南省社科院的張偉老師就在《“楚騷嗣音”:論王夫之與屈原精神境界與審美範式的相通》中深度系統地分析了王夫之的詩文創作與屈原在精神境界與審美範式方面的內在聯繫,並總結了二人的同中之異,由此在前人相對淺表的研究的基礎上作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也從另一個視角爲王夫之與屈原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鑑的範本。

劉奇玉教授

着眼於“文化現象”的研究往往更具歷時性。湖南科技大學的劉奇玉教授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地方戲曲研究概述》對新中國以來約七十年的湖南地方戲曲研究作了概述,爲後學提供了寶貴資料。

湖南大學文學院的翟新明副教授與曾善美在《明清民國時期湘籍學人楚辭學著述簡目》提供了一份民國時期相對完備的湖湘楚辭學史料。

也有學者從民俗角度關注地方戲曲。湘南學院的黃文老師在《臨武儺戲源流、特徵與價值研究》全面考察了臨武儺戲的起源,藝術特徵,歷史、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參考。

湖南科技學院的方領曦、王奕禎在《程式、邏輯與倫理:湖南漁鼓的民間敘事機制》中對湖南漁鼓相對固定的敘事程式、虛實同構的敘事邏輯、立足民間的敘事倫理進行了總結。

湖南科技大學的蘇玉芬在《淺析湖南民歌中的女性敘事視角》中從女性敘事視角的表現形式與湖南民歌中所傳達的女性主義思想分析女性民歌的內涵,爲湖南民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參考。

有會學者中通過實地考察對文化遺址進行了研究。湖南科技學院的肖獻軍副教授便通過對石魚湖考證推測出了窊樽遺址和七泉遺址大致方位,並對元結在石魚湖邊的生活經歷作了推斷,撰寫《次山石魚何處尋,九井塘邊古祠存——道縣石魚湖及其相關遺址考》。

大會主題報告

湖南科技大學的何湘老師在《明清湘潭萬樓書寫研究》中縱覽明清湘潭萬樓的相關書寫書寫,將湖湘文人對萬樓的審視態度總結爲文化空間、文學景觀與精神地標三個方面,從而側面映照出湖湘文人羣體的日常風貌與精神追求。

三、對於古代思想、文獻的考察與探究

就思想文獻類來說,這類論文往往以古人與文學領域弱相關的思想爲研究中心,如湖南工業大學高文教授的《論淵明之志與曾點之志的同一》,湖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周豔華老師的《論舜帝一以貫之的誠信精神》,湖南城市學院王林飛老師的《略論包公的廉政思想與當代價值》等。

高文教授

還有湖南師範大學羅竹芯在《郭嵩燾方誌思想初探》一文中重點關注了郭嵩燾在方誌編纂的體例、原則、方法等方面的獨到看法,爲郭嵩燾的相關研究進行補白;朱敏潔在《災異思想與漢代文學》一文中通過關聯災異思想與漢代文學,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漢代文學創作背後的思想與文化內涵。

學者們進行了有效的世系、生卒、仕履的考證與版本判定。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的向志柱研究員挖掘到在《張光啓世系和仕履新考》《續真文忠公文章正宗》收錄了與張光啓世系相關的五篇文獻,對張光啓世系及仕履加以釐清,對建陽刻書史及《剪燈新話》《剪燈餘話》等相關著作的版本判定及其傳播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

向志柱研究員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李柳情老師在《清華大學“焚餘書”的搶救與保護》中,對清華大學書籍被焚事件的始末進行細緻梳理,並從“焚餘書”的保護中總結啓示。

湖南師範大學的博士後鄒陽在《<中州集>與“總集之兼具小傳”考論》一文中指出:“總集之兼具小傳”之“小傳”的名稱源於元人指稱元好問爲《中州集》作家所作之傳,並認爲《中州集》並非“借傳以存史”,四庫館臣提出的“借詩以存史”之說,更爲準確。

湖南師範大學的吳建華對《詩經·小雅·鹿鳴》進行了名物小考,對宴飲詩歌作出更準確的解讀。

湖南師範大學的呂浩喆就蕭氏《如園架上書鈔目》作者進行了辨疑及研究,將作者確證爲蕭大猷長子、蕭士恆長兄蕭名湖,並通過將它與張之洞《書目答問》的比較研究而對其藏書思想和分類邏輯進行了分析。

四、對古代文學教學體系及其發展方向的多向度探索

文化的傳承有賴於教育,當下古代文學教學體系的建構直接影響着往後一段時間相關領域的發展。雖然比之其他主題,大會在此方面的論文篇目數量並不算多,但是這些論文卻各有側重,最終從不同的維度進行了探討與求索。

從教學行爲的施事主體出發,師範生的專業文化素養得到重視。來自湖南理工學院的龔紅林教授在《漢語言文學師範生國學素養與高校古代文學課程改革探究》中探索藉助現代先進信息技術與優質教學資源,激發學生作爲教育活動的主體的積極性,以提綱挈領式的導讀爲師範生提供閱讀方向。

龔紅林教授

劉汾副教授、周華南老師在《面向師範生古詩詞教學能力提升的系列課程一體化設計與運行研究》中,重點針對師範生的高校教學內容與教師實際教學需求的錯位現象,進行了古詩詞系列課程一體化設計與運行研究,運用系統化思維創設在線課程“唐詩宋詞名家名作導賞”、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唐詩宋詞精讀”、線下理論與實踐課程“兒童戲劇創作與表演”,意在通過跨學科研究和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古詩詞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完成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教學的對接。

文字爲思想的外延,部分學者探討古代文學教學的思政教育的路徑和功能。如湖南文理學院周勇副教授的論文《中國文學史課程思政教育的學理依據》中便論證了思政教育爲何而學、有何應學及如何教學,對思政教育的開展模式進行了探討,從實踐角度提出靜思、涵泳、言說、作文、踐履等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湖南城市學院的袁志成老師在《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與舊體詩創作的新境界》中針對新的學科知識、理念方法與舊體詩的創作之間的融會之道進行了探討,爲舊體詩創作者提供了借鑑。

在研究生論壇中,亦有以具體文本爲例進行教學研究的論文。如湖南理工學院吳鬆的《權力的策略——新歷史主義視域下的<愚公移山>解讀》,袁盧安婭以《行路難(其一)》爲例,從歷時性角度對其進行了梳理與研究,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與會學者參觀城南書院

大會在衆多學者們熱烈的討論氛圍中迎來謝幕。整體而言,本次年會呈現了三大特點:

一是貫通古今,從上古延伸至當下。

二是重構經典,方法多元。既有傳統的經典作家作品研究,也有新近發現的文本文獻、名勝古蹟、文化遺產等論述,大題大作、小題大作,舊題新作、新題新作,從二重證據法到四重證據法,田野調查與圖文互證等方法受到重視。

三是與時俱進,關注當下,經世致用。

我們相信,今後湖南古典文學開放多元的研究一定會有更多的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