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售羣創持股 奇美:依資金運用規劃時點釋股

奇美實業過去分別在2013年、2019年出現2波較大規模出脫羣創光電持股,今年8月至9月是第3波調節羣創股票。

依奇美實業公告,今年這一波分4次出脫羣創光電股票,自8月10日至8月17日出脫3萬9000張,每股19.85元,交易總金額約7.74億元,處分損失逾1.55億元。

此外,奇美實業自8月18日至9月24日出脫羣創3萬1594張,每股價格17.44元,交易總金額約5.51億元,處分損失逾2.01億元;9月27日至28日處分羣創7萬5521張,每股價格17.1元,交易總金額約12.91億元,處分損失逾5.08億元;9月29日處分羣創3萬7594張,每股價格17.22元,交易總金額約6.47億元,處分損失逾2.48億元。

奇美實業這波調節賣出羣創股票前持股逾2%,經過8月10日至9月29日4次出脫股票後,持股僅剩0.83%。

羣創光電今年4月29日盤中創下32.55元10年來波段高點後,至9月6日盤中低點15.65元,股價呈現腰斬。奇美實業指出,按既定的資金需求時點釋出羣創股票,無法掌握股價高點。

國內產業集團過去積極投資面板產業,包括大同投資華映、源自宏碁的明基友達集團成立友達光電、奇美實業轉投資奇美電子、廣達投資廣輝、華新麗華投資彩晶、仁寶轉投資統寶光電、鴻海集團投資羣創光電等。

爲了面板業整合、減少競爭,產業出現整並。羣創光電在2010年3月18日以小並大,宣佈合併奇美電子及統寶光電,羣創光電成爲存續公司,但更名爲奇美電子;在2011年奇美集團負責人許文龍妻舅廖錦祥辭去奇美電子董事長後,由鴻海集團的段行建接掌奇美電子,並在2012年更名爲羣創光電。

去年起因疫情帶動在家上班上課需求,面板價格在2020年下半年走揚,今年更因上游趨動IC等零件持續缺貨,造成面板價格再漲;羣創第2季合併稅後淨利214億元,創歷年單季最高,每股盈餘2.05元;不過,下半年需求降低,面板價格走跌,9月部分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甚至崩跌,羣創也公開表示將透過減產來穩定價格。

雖然外界揣測奇美實業出脫羣創持股是否與看壞面板產業有關,但奇美實業強調,純屬既定的資金需求規劃。(編輯:張良知)1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