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4年度十大“黑馬劇”,最高評分9.6分,《繁花》僅排第4
在元旦的“倒計時”中,2024落下了帷幕。
在這一年裡,有苦有樂,有歡笑有落淚。
雖說2024年被稱爲“影視寒冬”,但是影壇也出現了不少現象級“爆劇”。
前段時間,豆瓣推出了2024年度榜單,最高評分9.6分。
今天,咱們就藉着這個榜單,來進行一下年終盤點。
來瞅一瞅,2024年十大“黑馬劇”,你漏了哪幾部。
第十名:《邊水往事》
近些年,關於緬北的影視層出不窮。
那個神秘莫測的金三角自帶“獵奇感”。
不過,這類影視越拍越多,給觀衆造成了“審美疲勞”。
在這種情況下,《邊水往事》“殺出重圍”。
以往的“懸疑劇”人物多數是爲了劇情服務。
可《邊水往事》卻“反向而行之”。
《邊水往事》呈現了一個豐富又多樣的人物羣像。
善良仗義的沈星、亦正亦邪的猜叔、陰險毒辣的毛攀……
在這部劇中,每個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點”。
就拿“惡人團”來說,雖說都是“人吃人“,但他們“恐怖”的方式各有不同。
壩子哥的“惡”在於他夠狠。
他將一整個菠蘿塞進人嘴裡。
四處滴落的鮮血,彰顯着他的“惡”。
猜叔的“惡”則隱藏要深一些。
他的“惡”不顯山不露水,更像是一條“毒蛇”。
表面上不動聲色,但一牽扯利益立馬“變臉”。
而吳海山則又是另一種“漠視生命”的“惡”。
其次,劇中的“奇”也是一大亮點。
《邊水往事》的故事發生在“三邊坡”。
“三邊坡”是一個架空世界,男主將觀衆帶進了“異域冒險”。
氣氛詭異的“高戲傀儡”、獨具特色的場景、獨創的“勃磨語”……
“三邊坡”有着緬北的混亂與神秘色彩,但它又不是緬北。
充滿異域風情的“場面”刺激着觀衆的“獵奇心理”。
《邊水往事》的第三個亮點就是,它夠“疑”。
這部劇每一集都有着一個核心點。
圍繞着核心點,各種伏筆層出不窮。
“奇觀爲表、懸疑爲軸、人心爲核”。
《邊水往事》用這三大亮點突出了重圍。
不過,它沒能避開“高開低走”的魔咒。
很多觀衆認爲這部劇屬於“爛尾”。
其次,男主角沈星的“金手指”開得似乎有些過。
因此,這部劇以7.9的評分位居第十。
第九名:《小巷人家》
縱觀整個2024年,家庭劇倒是不少。
但是能和《小巷人家》抗衡的,那還真是幾乎沒有。
一條“小巷”,吵吵鬧鬧的兩戶人家。
乍一看,《小巷人家》與其他年代家庭劇並無不同。
爲什麼它能成爲“年度黑馬”呢?
原因很簡單,一個“真”字說明了一切。
年代家庭劇很容易引起觀衆們的共鳴。
但這種劇極其講究不能脫離現實。
顯然《小巷人家》的編劇“深諳此道”。
《小巷人家》以鄰里關係入手。
它用小人物的生活來展現歷史的變遷。
但劇情也沒有過度美化那個年代。
“搶房”“關係戶”“重男輕女”……
這些痛點在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劇中的人物,個性鮮明卻並不完美。
表面上莊超英是個兢兢業業的“老師”。
但背地裡他也是個漠視妻子與女兒的“愚孝男”。
表面上宋瑩脾氣火爆,爭強好勝。
背地裡,她也會爲了入選“勞模”而哭泣。
這些“不完美”讓劇中的人物變得鮮活。
觀衆們看劇就彷彿回憶起了自己的人生。
同時,劇中的場景與70年代高度重合。
柔光的濾鏡增加了一層“朦朧感”。
這份朦朧感一下就讓人沉浸在回憶裡。
不過,這部劇也並非全無缺點。
對於莊圖南這個“重點”角色,導演的選角出現了“偏差”。
範丞丞雖說演出了莊圖南的“書生氣”。
但他卻沒能演出那份朝氣蓬勃的“精氣神”。
除此之外,莊圖南的感情線,處理得也不夠細緻。
在後期,他們又用了大量的劇情去詮釋這段感情線。
不少觀衆覺得這點是它的“敗筆”
因此,《小巷人家》最終以8.3的評分,位列第九。
第八名:《不夠善良的我們》
相信不少人都在深夜偷偷瀏覽過別人的“社交媒體”。
巧了,這也是《不夠善良的我們》的開端。
在這十大“黑馬劇”裡,這部劇是唯一一個上榜的臺劇。
它的故事圍繞着兩位女性展開。
在某種程度上,它算是一部雙女主的電視劇。
兩位女主年輕時,互爲“情敵”。
這段狗血的戀情,最終以簡慶芬的“勝利”告終。
在之後的十年裡,兩人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社交媒體上,她倆的生活都非常“光鮮亮麗”。
但實際生活中,這倆人各有各的“不幸”。
婚後的生活一地雞毛,硃砂痣變成了“蚊子血”。
簡慶芬開始後悔,她想要瑞貝卡現在的生活。
但她不知道的是,瑞貝卡也對她充滿了“豔羨”。
劇中兩個女主的人生代表的是兩種選擇。
生活中不管怎麼選,似乎總會留下遺憾。
這兩個女主就像是兩個對照組。
通過她們二人之間的“糾葛”,編劇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雖說部劇的立意定點足夠“新穎”,只可惜劇情落入“俗套”。
尤其是最後瑞貝卡的離世有些歌頌苦難的“嫌疑”。
這點讓它的口碑“受損”。
最後,這部劇以8.3的評分,位列第八名。
第七名:《日光之城》
能在國慶檔殺出重圍的“電視劇”絕非凡品。
更何況,《日光之城》還是曾連續4天穩居TOP1。
《日光之城》是一部以西藏爲背景的都市劇。
它講述了當代拉薩年輕人的現狀。
這部劇將西藏的“煙火氣”呈現在了大衆面前。
提起西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神秘莫測的“珠峰”。
或者就是“莊嚴威武”的布達拉宮。
可是,《日光之城》卻展現了現代西藏的風景。
同時,它也反映出西藏年輕人的“痛點”。
藏戲傳承人土登與三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一個要傳承,一個要“闖蕩”。
藏醫旦增與妻子和女兒的紛爭。
大公無私與家庭之間該如何平衡?
質樸的故事與現實的矛盾,再加上絕美的風土與文化。
《日光之城》用細膩的手法講出了“西藏二三事”。
只可惜,人物的造型美則美矣。
但演員們“白皙”的膚色有些令人齣戲。
不過,瑕不掩瑜,這部劇仍舊有着8.5的評分,值得一看。
第六名:《天行健》
《天行健》是一部典型的低開瘋走的“黑馬劇”。
在開播前,它幾乎沒有任何大規模的宣發。
然而播出兩個月後,他卻登上了“華語口碑劇集”的榜首。
原因無他,只因他構建了一場江湖與朝堂交織的英雄夢。
《天行健》以晚清末年爲背景,講述了一個尋寶的故事。
看似普通的“尋寶”,卻暗藏了時代的變革。
朝廷、江湖、政客,三方勢力交織。
單看一方,就已經黑白難辨。
縱觀整體,才發現整部劇裡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這個立意瞬間將《天行健》的格局拔高。
按照常理,這部劇能排到前五。
但是,《天行健》有着一個“致命缺點”。
它的劇情疑似涉嫌抄襲《英雄志》。
不僅結局倉促,還有着美化清朝的嫌隙。
就這樣,它以8.8的評分排第六。
第五名:《唐朝詭事錄之西行》
許多“影視大作”第一部“封神”。
結果“續集”卻令人大失所望。
不過,《唐詭之西行》(簡稱)卻打破了這個“魔咒”。
第一部評分8.0,第二部卻高達8.6分。
一部劇要想火,演員的名氣很重要。
這也是許多劇採用“流量咖”的原因。
可《唐詭》卻偏偏不信這個邪。
它不靠“流量”的熱度,而是靠“劇情”取勝。
縱觀《唐詭》第二部的劇情,發現它共有三大亮點。
首先就是這個“詭”字。
這部劇將中式美學與“詭異”相結合。
魔王、鬼市“老婦”、陶俑殺人……
劇情用“中式詭異”營造懸疑氛圍。
它以怪力亂神爲表,人心暗獄爲裡。
最終告訴觀衆:
再者,《唐詭》的文化底蘊不容小覷。
劇中充斥着大量的“古代文化”。
一張《放妻書》更是讓觀衆看到“淚如雨下”。
三分奇詭、三分恐怖、三分古意。
這三點足夠它統治“懸疑劇”劇場。
第四名:《繁花》
說起來,2024的影視行業確實待我們不薄。
剛一開年,他們就放出了現象級爆劇《繁花》。
這是央視對《繁花》的讚譽。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但是《繁花》它擔得起這份“榮譽”。
播出10分鐘,收視直接突破2.0。
連續14天收視位居榜首。
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繁花》拿了個遍。
王家衛用極致的“光影”講述了黃河路的故事。
同時,他也講述了那個時代的上海灘。
他用“汪式美學”讓人看到了一場“商業盛宴”。
每一個企業家,似乎都能在劇中找到“影子”。
市儈油滑的範總,摸着石頭過河的“楊總”、重情重義的“寶總”……
每一個人物的身上似乎都濃縮着一種企業家類型。
若說《上海灘》是香港人眼中的“上海風雲圖”。
那麼,《繁花》則是真正的滬語史詩。
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繁花》雖說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但仍有觀衆覺得這部劇存在着假大空的缺點。
這部劇就像是“千人千面”,每個人看了之後都有着不一樣的“感悟”。
第三名:《問蒼茫》
這是觀衆對《問蒼茫》的評價。
《問蒼茫》有些類似於《覺醒年代》。
不過,它更多的側重點在於先烈們的“青春”。
它向世人展現了先烈們“揮斥方瓊”的風采。
這部劇有着宏大的人物羣像。
每一個革命先烈的角色都那麼的靈動鮮活。
這部劇彷彿讓我們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歲月。
同時,它還有着獨特的“女性羣像”。
這讓我們看到了“女性力量”。
第二名:《我的阿勒泰》
白雲飄飄、青草幽幽,微風吹過,帶起一陣漣漪。
《我的阿勒泰》似乎有一種魔力,光看着就讓人感覺到溫暖治癒。
在這個拼命內卷的時代,所有人都在教你如何“拼命”。
但是這部劇卻告訴你,停下腳步也有別樣的風景。
雖說它只有8集,但是這8集足夠“封神”。
《我的阿勒泰》像是文學與影視的雙向奔赴。
它不僅反映了遊牧人的時代變遷,也展現了小人物的力量。
張鳳俠不是一個傳統的母親。
她常常喝醉卻又極度清醒,對女兒也是呈“放養”狀態。
表面上看,她似乎是個“戀愛腦”。
但在女兒受到傷害時,她會毫不猶豫拿槍指着“渣男”的頭。
一句“去愛、去生活、去受傷”讓無數人茅塞頓開。
一句“沒有人用,自由自在地也很好”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靈。
《我的阿勒泰》句句不提治癒,但處處都是治癒。
這份溫暖的力量,讓它全網有效播放量突破1億。
同時,也令它成功入選戛納。
若你感到迷茫與受傷,不妨去看一看《我的阿勒泰》。
第一名:鉅作《山花爛漫時》
《山花爛漫時》2024年電視劇的巔峰之作。
豆瓣評分高達9.6分,穩坐年度第一的寶座。
榮獲第40屆華鼎獎“全球最佳劇集”獎項。
各種榮譽與讚譽數不勝數。
這部劇看完最大觀感就是“真”。
它既不歌頌苦難,但也沒有刻意隱瞞苦難。
這部劇所做的就是把真實的困境展現在觀衆面前。
其次,他也沒有刻意拔高張桂梅這個角色。
這部劇將這個角色呈現得很立體。
張桂梅給人的感覺不再只有嚴肅、認真。
她也有着幽默、風趣的一面。
再者,這部劇足夠尊重“真相”。
它不光講述張桂梅的“偉大”,還呈現了其他部門的“貢獻”。
各種細節的描述也“恰到好處”。
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篇娓娓道來的“記敘文”。
結語
2024年各種“爆劇”層出不窮。
奈何榜單名額有限,像《慶餘年2》這類好劇就並未上榜。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份榜單。
同時,期待2025年能有更多的“黑馬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