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裁校「借學生」沖人數 校長曝辦學辛酸

彰化縣大城鄉潭墘國小停招確定,引發當地居民抗議,甚至有學生寫信給總統請命,不過仍難逃轉型命運。(本報資料照片)

彰化縣國小學童受少子化衝擊,這學期全縣173所小學中有87校新生人數在28人以下,甚至有學校新生數僅3人,就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有學校爲避免落入裁併校名單,會「借學生」沖人數;不具名校長30日表示,少子化是全國性的問題,很多偏鄉小學難以抵抗少子化的洪流,認爲光靠人數決定學校去留,確實很打擊辦學。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有些人數不足的小校,爲了符合「彰化縣國民中小學裁併校作業要點」,會透過「借學生」的方式來湊足全校學生總人數40人以上,或借戶口到學區,來達成未來2年內都有10名新生規定,避免落入裁併校的名單中,以這學期開學來說,可能遭裁併校的有3所,不過本月再度調查,發現都脫離裁併校評估審查名單。

教育界人士表示,以這學期來講,就發現很多學生數超過400 人的大型國小「學生莫名流失」,都選擇轉學到偏鄉小學就讀,但事實上他們只有學籍遷過去,學生則都留在原地上課,這只是校長間「借學生」,避免偏鄉小學慘遭觀察,甚至廢校的機會。

教育教人士說,有些學校甚至「出借」10至20多名學生,特別的是南北彰不同,北彰化借學生是爲保住教師員額,南彰化則是怕被裁併校,在新生報到前向其他學校「商調」學生遷戶籍,等新生報到和編列名冊呈報給縣政府教育處審覈後,待班級數編定後,再讓學生遷回戶籍,回到原本的學校上課。

不具名校長表示,「借學生」行之有年,只要審覈過關上級就不會再複查名冊,認爲用學生數量來評量學校辦學,對校長、老師相當不公平,因爲少子化是全國性的問題,很多偏鄉小學根本難以抵抗少子化的洪流,應該更全面性的探討與規畫,針對不同的學校「對症下藥」,才能改變整體辦學體質與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