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窮小國,比烏克蘭還窮,美女遍地,卻被迫出國下海

歐洲最窮小國,比烏克蘭還窮,美女遍地,卻被迫出國下海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大核有料

編輯|大核有料

歐洲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9個都屬於發達國家。

然而,自蘇聯解體後,其分裂出來的15個國家經濟狀況都不容樂觀。

整個東歐地區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幾乎是停滯不前的。

而摩爾多瓦,更是以每年130億美元左右的GDP總量在歐洲墊底,是名副其實的歐洲最窮國家,甚至比戰前的烏克蘭還窮。

摩爾多瓦的窮在歐洲都是出了名,就連入侵者來到這裡都會拔劍四顧心茫然。

單看地理位置,摩爾多瓦地處東南歐北部地區,東邊是和俄羅斯打得熱火朝天的烏克蘭,西邊是有着“歐洲之虎”之稱的羅馬尼亞。

這就造成摩爾多瓦的地緣處境十分尷尬,作爲一個狹小的內陸國家,摩爾多瓦的國土面積僅有3.38萬平方公里。

摩爾多瓦常住人口只有260多萬,實際人口卻有350萬左右。整個國家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缺少工業化所需的金屬礦石、石油、天然氣等重要原料。

摩爾多瓦的經濟能撐到現在,幾乎全靠他們腳下的黑土地。

在蘇聯解體前,摩爾多瓦和烏克蘭都曾是前蘇聯的“糧倉”,烏克蘭盛產優質小麥,摩爾多瓦則以葡萄酒聞名於世。

摩爾多瓦在種植葡萄上十分具有優勢,黑土地的土壤營養豐富,加上其境內氣候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結出的葡萄總是又紫又甜。

在這個國家,葡萄酒的釀造歷史已經有5000年之久,他們是世界上最早一批開始釀造葡萄酒的國家之一。

在摩爾多瓦,喝葡萄酒就像喝水一樣平常。摩爾多瓦的葡萄酒除了有上乘的品質,價格還十分便宜,在當地經常可以喝到售價僅有幾美元的葡萄酒。

除此之外,摩爾多瓦也會生產一些堪稱極品的佳釀,並俘獲了一代又一代歐洲君主貴族的芳心。

豐富的葡萄酒文化底蘊加上優良的品質,這也讓摩爾多瓦的葡萄酒在歐洲享有盛名,甚至一度碾壓法國的一些老牌葡萄酒莊。

葡萄酒生意每年爲摩爾多瓦貢獻了7.5%以上的出口總額,對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拋開農業,摩爾多瓦實在是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他們的能源嚴重依賴進口,更不要想工業化所帶來的經濟成本將會多麼高昂了。

摩爾多瓦的人口以摩爾多瓦族爲主,還有少部分的俄羅斯族、保加利亞族等。

摩爾多瓦的人有着非常明顯的東歐人長相特徵,皮膚白皙,五官精緻,骨架豐滿,俊男靚女並不罕見。

對於女性,美貌配上任何條件都會是王炸,唯獨落後會容易陷入死局。摩爾多瓦的女性身材姣好,長相明豔,卻普遍貧窮。

越是貧窮的國家,越有着十分明顯的貧富差距。

在摩爾多瓦,普通人很難賺到太多的錢,如果沒有什麼志向,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小國家,安安穩穩地待着每天都可以過得十分悠閒。但年輕人總會有些想法,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好好闖蕩一番。

這也是爲什麼摩爾多瓦的常住人口會比實際人口少了80多萬,年輕人和有能力的都在往外跑。

摩爾多瓦教育資源不是很好,相比男性,不少女性即使到了周邊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在養活自己都艱難的情況下,美麗,成爲她們的一大賺錢利器。

這些遠在法國、德國、荷蘭等發達國家的摩爾多瓦女性,爲了金錢和生計淪爲了風俗夜場的玩物,一旦賺錢變得“容易”,她們就很難再穿回原來的衣服。

隨着時間推移,她們年華老去,不再適合做這行,但也積攢了不少錢財。

這個時候一部分人有了物質基礎,得以在國外紮根,也有一部分人無奈離開,選擇回到老家結婚生子。

其實不只是摩爾多瓦,很多東歐國家的女性在發達國家的男性眼裡就是一種可供娛樂的“資源”。

這是個很可悲的事,同樣也發生在烏克蘭身上,爲了物質生活,女性出賣自己的身體,甘願淪爲有錢人的工具。

只是窮中比窮,女性被迫出國下海的現象摩爾多瓦更爲嚴重罷了。

發達起來的資本主義國家,往往是笑貧不笑娼,將紅燈區合法化,他們鼓吹的所謂“男女平等”和“女權”,到頭來不少都是用來矇蔽女性的毒藥而已。

西方國家最怕的是別人比自己有錢有勢,對強者,他們抹黑唾罵,對弱者,他們刀俎魚肉。

但摩爾多瓦,對他們來說,卻連魚肉都算不上。二戰時期,德國瘋狂掃蕩歐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唯獨到了摩爾多瓦,被這個地方窮得想哭。

二戰時期,歐洲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工業,以保障前線供給。

德國工業化更是出了名的厲害,工廠可以連軸轉上數月不曾停息,各種武器不斷地從流水線上產出。在工業領域一騎絕塵的德國,到了摩爾多瓦後,眼前卻是一片荒蕪。

別說工廠了,放眼望去,摩爾多瓦連個像樣的電燈都沒有。那會兒打入摩爾多瓦的德軍,本來還挺小心翼翼地,心想這個地方連個人都沒有,會不會有詐。

走着走着他們發現,不是有詐,是真沒什麼部隊埋伏,有的只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村莊。走餓了,想找口飯吃,都不夠士兵們塞牙縫的。

德軍不僅要揹着行囊在摩爾多瓦跋山涉水,餓壞了都不好意思向當地村民要太多吃的,因爲他們實在是太窮了。

在缺水缺電的情況下,德軍的部隊前進是能省則省。到了摩爾多瓦,他們不像是來打仗的,更像是來體驗一下鄉下生活的苦行僧。

一個窮到打仗時把入侵者窮哭的地方,卻也是周邊國家費盡心思想要得到的“風水寶地”。

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是同根同源,是戰爭將它們硬生生地掰開。羅馬尼亞對摩爾多瓦人敞開大門,非常歡迎他們加入羅馬尼亞的國籍。

而摩爾多瓦人在政治立場上十分地堅定,畢竟他們在國際上是有自己主權的國家。

話雖如此,摩爾多瓦的國旗和羅馬尼亞的國旗卻十分相似,倘若羅馬尼亞真的想將其“統一”,恐怕一時半會難以實現目標。

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摩爾多瓦傳統優勢產業及其技術》2007-05-11 08:08

新華網《摩爾多瓦希望從羅馬尼亞購買天然氣》2022 07/30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中文網站《摩爾多瓦國家概況》2023-04-09

澎湃新聞《俄歐邊緣中的摩爾多瓦:難民沼澤、戰爭疑雲與脆弱的平衡》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