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公司想通過燃油車漲價引導消費者購買電動車

爲規避即將實施的更嚴苛排放法所帶來的鉅額罰款,歐洲大量汽車公司近期通過提高內燃機車型價格的方式,來變相引導消費者購買公司旗下新能源產品。此前,由於補貼退坡和基礎設施進展不盡人意,電動汽車在歐盟地區的需求出現衰退。

Stellantis對旗下法國汽車品牌標緻的內燃機車型提價500歐元;雷諾對燃油SUV車型提價300歐元;大衆則進一步降低了入門電動車型ID.3的起售價(目前已低於3萬歐元),作爲參照,其同款車型在中國地區的售價僅爲歐洲地區的一半。

2023年的歐盟碳中和法律顯示,到2025年1月1日,所有市面在售新車的碳排放將被限制在93.5克/公里,小貨車稍微寬鬆,但也降至153.9克/公里。而現行標準要求歐盟在售車型平均二氧化碳排放爲115.1克/公里,歐洲汽車公司必須想辦法將電動車銷量佔比在2025年提升至20%。

專業人士分析認爲,這幾乎意味着歐洲汽車公司可以提前準備好被罰款的金額。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兼雷諾汽車負責人盧卡·德梅奧表示,按每個二氧化碳排放超標部分每克95歐元來計算,歐盟地區汽車公司在進入2025年後預計將被罰超150億歐元。

“也可以選擇讓所有歐洲汽車公司停止生產約250萬輛高排放汽車,這也能讓大家免遭罰款”,盧卡·德梅奧補充說。

另有消息人士指出,汽車公司提高燃油車價格的做法,並不能保證電動車銷量佔比得到提高,他表示,歐盟地區銷量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市場目前恢復速度較爲緩慢。

歐洲汽車公司中,梅賽德斯-奔馳、寶馬等主要銷售豪華車且有餘力擴張電動產品線的巨頭有望從新規中倖存;Stellantis有機會達成要求,但近期CEO唐唯實的辭職帶來的管理層混亂正在加大合規困難。

有消息稱,他的出走部分原因是與董事會無法達成碳排放意見的統一。而以主流車型貢獻絕大部分銷量的巨頭如大衆,則幾乎不可能完成這一目標。

以大衆爲例,這家歐洲巨頭可能在明年面臨在售車型每超過限額1克,就要向歐盟支付超過2.7億歐元罰款的窘境。與此同時,它還需要綜合考慮外部激烈競爭和高成本引發的工廠關停及連帶的工人罷工等問題。

包括投行在內的多個分析機構都表達了對歐洲汽車行業的擔憂,隨着法案的即將落地,機構認爲歐洲地區的電動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但即便不考慮罰款,今年電動車目標也將使汽車製造商損失約70億歐元。

法國汽車行業協會(PFA)的兩名負責人表示,目前電動車的市場佔比到達到規定標準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而政策制定者仍在執拗地持續着此前制定的不現實目標。

歐洲保守派政治團體認爲,由於新規造成了汽車行業面臨數千甚至數萬的工作崗位削減,2035年的內燃機禁令應該被推翻。歐洲氣候事務負責人則仍然聲明稱,已經確定的長期排放規定實際上爲投資環境提供了可預測性,許多汽車公司已經按照計劃開始進行相應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