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通過全球首個重磅人工智能監管法案,預計5月生效

歐盟的AI法案於週三獲得歐盟議會批准,預計將於5月生效。屆時,所有的歐盟成員國都將遵守AI法案規定。

3月13日週三,歐盟議會批准了AI法案。該法案爲AI技術設置嚴格的規則,旨在確保AI的使用不會侵犯人的基本權利,如隱私、數據保護和非歧視等,防止AI濫用和風險。相較之下,當前美國尚未出臺任何類似的法律。

據悉,該法案的批准只是立法過程的一部分。去年12月初,歐盟各成員國、相關機構就AI法案達成了初步共識。達成一致後,該法案被提交到歐洲議會進行表決。在本次議會中,AI法案以壓倒性票數獲得了通過(523贊成對46反對),議會的認可是法案成爲法律的決定性步驟之一。

在獲得歐盟議會的批准後,該法案還需通過最終的審覈並獲得歐洲理事會的認可。有分析指出,該法案預計在5月生效,屆時,所有的歐盟成員國都將需要遵守這項AI法案。

AI法案注重保護個人隱私

隨着AI技術在各個行業和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和倫理問題也隨之浮現。歐盟通過AI法案,旨在建立一套統一的規範和監管框架,以確保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遵循公平、透明和可信的原則。

例如,該法案明確禁止人們在工作場所和學校使用人工智能來檢測情緒;禁止使用人工智能驅動的社會評分系統,以及任何基於生物特徵工具用於推測個人的種族、政治傾向或性取向;此外,法案還將對如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工具進行首次限制。這些限制很可能旨在管理這些技術對信息傳播、版權和潛在錯誤信息的影響。

歐盟AI法案還有一個核心特徵是其對AI應用進行風險級別分類,分爲“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其中,被認定爲帶有“不可接受”風險的應用將被完全禁止。並非所有AI應用都將受到同等程度的監管,法規會根據不同風險等級的AI應用來制定針對性的標準。

AI標準過嚴會傷害歐盟本土AI企業

歐盟的AI法案被認爲是目前全球最全面的監管框架,但它的通過同時引發了公司和監管機構的擔憂:一方面,有些公司擔心這項法案可能過於嚴格,限制了技術創新和商業發展;另一方面,一些立法者認爲該法案還不足以全面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同時,AI競爭白熱化,爲了不輸給美國公司,歐盟內部需要平衡技術監管與創新競爭力之間的關係。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複雜性和快速發展,歐盟需要不斷調整和更新法規,促使人工智能的使用符合人權和道德準則的同時,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和創新,助力歐盟公司在AI競賽中拔得頭籌。

例如,在去年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時,法國和德國政府反對AI規則過嚴,他們認爲過於嚴格會傷害歐洲的初創企業,比如法國的Mistral AI和德國的Aleph Alpha GmbH。

與微軟合作的法國OpenAI競爭者Mistral表示:

有分析指出,Mistral與微軟的合作體現了這種緊張關係:一方面,這種合作是一個積極的機遇,它代表着歐盟本土AI公司通過與全球科技巨頭合作,從而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擴大市場影響力;

另一方面,這種合作也引起了一些擔憂,如果歐盟的規定過於嚴格,可能會促使歐盟內部的AI企業尋求與歐盟監管體系之外的公司合作,以規避這些限制,這可能削弱歐盟立法的初衷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