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業危機的風險仍未遠離

2023年一季度,由美國硅谷銀行“爆雷”引發的美國銀行業危機,嚴重打擊了美國區域性銀行;這一危機蔓延到歐洲,拖垮了瑞士信貸這一“老牌”國際金融機構。在監管方面的支持和各國政府的多次喊話安撫之下,當時的這一輪危機以硅谷銀行、簽名銀行被收購而告一段落。不過,當時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曾指出,此輪銀行業危機經歷了瑞信倒閉的衝擊之後程度有所緩和,但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相關風險仍具有進一步蔓延的可能性,而且隨着時間的延續會越來越具有危害性。

進入2024年,人們的關注點從“更高更長”的美聯儲加息,轉向“更晚但更快”的降息預期,但在美國資本市場再次活躍的時候,由商業地產蕭條引發的銀行業的“恐慌”又一次迴歸。1月31日,紐約社區銀行2023年四季度意外報虧、股息猛砍超三分之二,當天股價一日跌近38%,創上市三十年來最大跌幅,2月1日,該股刷新23年來的最低點。2月1日,日本青空銀行也財報爆雷,預計全財年淨虧損280億日元(1.91億美元),而之前的預測爲錄得利潤240億日元,當天該行股價跌超20%。週三, KBW地區銀行指數下跌6%,這是自去年3月硅谷銀行倒閉以來最糟糕的表現。該指數週四又下跌3.2%。

在歐洲,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對美國商業地產的損失準備金同比增長四倍多。該行爲其相關投資組合計提了1.23億歐元(1.33億美元),遠超2022年同期的2600萬歐元,幾乎是該行2023年第三季度撥備金額的兩倍。據稱,德意志銀行房地產風險敞口使撥備總額達到4.88億歐元,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季度總額,當時對不良貸款的預期在新冠疫情期間飆升。該行表示,房地產貸款的再融資是“主要風險”,因爲它指出,價值下跌的房地產可能會出現債務到期,這要求借款人注入新的股本,以獲得新的貸款。在去年歐美銀行業危機中,僥倖逃過一劫的德意志銀行,其實一直在困境中掙扎,2023年6月,德銀在IMF和美聯儲的測評中表現不佳;9月,美國司法部更是給德銀開出了14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市場分析認爲,這些銀行股暴跌的背後代表着美國商業房產市場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持續動盪。

與德意志銀行類似,日本青空銀行等銀行出現鉅額虧損都是由於商業地產信貸資產質量的惡化。日本青空銀行表示,其中價值7.19億美元的21筆寫字樓貸款被列爲不良貸款,因此該銀行將其美國寫字樓貸款損失準備金率從9.1%提高至18.8%。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1月31日表示,穆迪方面當天將美國紐約社區銀行和其子公司旗星銀行的所有長期和短期的評級和評估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穆迪表示,此次評級行動反映了紐約社區銀行在紐約寫字樓和多戶住宅的意外虧損、疲弱的收益、資本大幅下降等。儘管紐約社區銀行於2023年3月收購了美國簽名銀行部分資產和負債後,其資本和資金狀況有顯著改善,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相同的指標降至收購前的水平。穆迪還認爲,與同行相比,紐約社區銀行的融資和流動性相對較弱,且流動性資產的規模小於同行。

雖然紐約社區銀行的業績虧損有超額損失撥備的原因,但美國地區性銀行在高利率環境下所面臨的商業地產行業風險仍是不容小視。彭博社報道就稱,紐約社區銀行股價大跌,還是因爲投資者擔心其可能是美國商業房地產崩盤的先兆。房地產分析公司Green Street的數據顯示,自美聯儲開始加息應對通脹以來,美國商業地產價值已跌22%。而一份來自斯坦福大學等四所大學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美國銀行業持有約2.7萬億美元的商業房地產債務。而商業地產價值的下跌可能增加數百家美國銀行的償付能力風險。摩根大通去年4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商業房地產貸款佔小銀行資產的28.7%,而大銀行的這一比例僅爲6.5%。這意味着小銀行對商業房地產的風險敞口更大。

此前,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曾指出,美國中小銀行及其背後的商業地產所面臨的高息環境,其實是歐美銀行業危機難以根除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雖然美聯儲已經停止進一步加息,但通脹的粘性使得其維持高利率的時間遠超過市場的預期。如果各國央行仍堅持通脹優先的緊縮貨幣政策,市場恐慌的基礎不會消失,銀行業的風險也就難以被控制。另一個問題是經濟衰退的陰影不散,預示着銀行業將面臨信貸收縮和不良資產的增長。商業地產的風險其實也是經濟放緩或者走向衰退的跡象。儘管美國在2023年避過衰退,但新的一年經濟增長在高息環境下進一步放緩應是大概率的事件。歐洲方面,在更高地緣風險和內部結構性轉換的雙重壓力下已經陷入停滯。這些基礎性的問題,可以說是歐美銀行業所面臨的一項嚴峻的挑戰。這也意味着,引爆危機的“火種”並沒有熄滅,一些資產質量出現問題的銀行仍會不斷“爆雷”,令市場承受各種“驚嚇”。

最終分析結論:紐約社區銀行、日本青空銀行,以及德意志銀行等因商業地產蕭條引發的業績下滑、股價下跌等動盪,預示着新一輪歐美銀行業風險的暴發。美聯儲等主要央行雖然停止進一步加息,但由於通脹的粘性而維持高利率政策,是美國中小銀行和商業地產面臨嚴峻形勢的根源。在經濟放緩的前景之下,銀行業風險的根源難以根除,仍有可能不斷“爆雷”。(來源:安邦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