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時代新挑戰 盼金鐘獎引領產業攻國際市場

瀚草影視總經理曾瀚賢(左)、瀚草文創董事長湯升榮今年以《模仿犯》獲得戲劇類節目創新獎。(粘耿豪攝)

金鐘獎是臺灣電視產業內容的最高殿堂,個人從一個菜鳥入圍1977年金鐘獎新聞節目開始,已經和金鐘糾纏超過25年。多年來,隨着世界各國內容預算規模彼長、我消,廣告收入也導致商業平臺改變內容策略,尤其影音平臺轉移了大家的眼球,OTT商模、國際平臺供需意外突顯了業內作品在產銷上的困境,深深感覺需要一個變革升級的影視獎。

自從國際OTT平臺引響全球的產業發展,我們感受到臺灣官方到民間,確定要以國際市場作爲我們當今發展的重點策略,而金鐘獎的給獎指標,在文化部、文策院全球推廣的戰略下,是否真正給產業一個明確的攻守位置,帶領產業獲利並站上全球市佔呢?未來金鐘獎選出的作品,是否可以把這些作品作爲影響國際市場,真正接軌全球市場的作品?

臺灣影視內容標誌性的金鐘獎,「獎格」一直在變,由於每年的評審必須不斷更換,各種武林門派類型的評審也決定了臺灣影視發展的想像,然而,我們最終還是要面對全球市場的考驗,纔是臺灣影視產業工業化進階的基礎出路,金鐘獎是否可以在鼓勵業內優秀作品之外,形成一個明確帶領產業前進的思維,那麼這個「獎格」是可以定義的、可以讓業界追尋的、也可以讓評審工作大前提下有一個明確共識的、可以讓國際市場可以一眼相中的臺灣作品。

舉幾個國際例子,新加坡的戲劇影視作品的產量、產質並非有實質的影向力,然而他們政府全力支持舉辦Asian Academy Creative Awards,由一家民間公司主辦,邀集亞太各國的影視人擔任評審,每年年底在Asia Tv Forum期間舉行,使得新加坡成爲亞洲發號司令的影視商務重鎮,某個角度來看,國際間50幾位評審的投票,可以看見各國優秀的作品激烈競爭,也能有機會擠進其他區域市場,這個獎項因應串流平臺的製播方式,也增加了相關獎項。AAA這個獎項的獎格是「國際交鋒」「產業先鋒」。

韓國在海外舉辦「MAMA韓國音樂大獎」,把韓樂明星推上高峰功不可沒,他們還會給出幾個特別獎,讓亞洲各國最重要的歌手得獎,蔡依林、陳奕迅都曾是獲獎嘉賓,藉由此推廣韓樂、韓國藝人明星作爲獎格。「釜山創意內容大獎」,今年還特別加上「OTT影視大獎」的概念。試圖把全球影視型態的焦點拉到韓國,這個獎項刻意向全球推廣韓國戲劇作品、韓國演員; 韓國還有「首爾戲劇節」專耕全球的戲劇交流,同樣的,韓國出品、韓國導演、演員的才華與知名度提升,功效已見。

衆所周知,文化部、文策院啓動黑潮計劃,已經充分抓住臺灣內容產業的痛點,釋放出各種利多優惠或有利協助,金鐘獎當年以鼓勵電視臺製播好的內容作爲對象,後來製作公司的活力與創意,輾轉更鼓勵全臺灣的製作公司、編導工作室,既然當前有了新的影視通盤政策,我們的金鐘獎是否有機會再升級呢?

近來製片公司的痛處是,戲劇拍攝成本持續墊高,單集預算已非商業電視臺可以獨力負擔,而由政府補助的平臺因任務取向,資源較爲豐沛,別無憂心,若能直接獲得僧多粥少國際平臺的獨立投資,更能有力創作。從文化部各種補助送件作品的規格來看,短集數的戲劇已是製作公司與串流平臺的常態需求,雖然我們不能忽視長集數的戲劇,這仍是傳統電視媒體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因應觀衆看劇習慣的改變,鼓勵精緻的短集數的戲劇,那麼我們的獎項是否有調整的空間?或者我們可以有一個全球OTT戲劇影集大賞,形成一個獨立專門的獎項,重新定義臺灣戲劇的發展模式?

當我們看到演員黃迪揚的肺腑之言,可以鼓勵了被埋沒的好演員,足見這個金鐘獎的重要性,爲了榮耀產業的優秀作品、頂尖人士,獎項的舉辦具有這多重的意義,除了一次聚集產業的力、招商、提升產業的能見度,建構跨產業的煉結、大衆羣體、傳播媒體的焦點,期待明年能有更高的預算給製播單位,全力向臺灣與國際市場發揮金鐘的影響力。

百發齊放的影視產業還會不斷產生新課題,我們有什麼新的對策?拋磚引玉,期待一個嶄新的影視金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