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板需求增加,TCL華星想通過印刷OLED換道超車

“對於印刷OLED技術,TCL華星已經花了11年時間進行研發,到目前爲止我們認爲印刷OLED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它在畫質、功耗、壽命方面已經達到了接近量產的狀態。”TCL華星CEO趙軍日前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TCL華星從2023年開始進行印刷OLED產業化的嘗試,目前已經完成了印刷OLED設備在武漢華星的裝機,正在進行量產前的相關準備,各項進展都比較順利。

“按照原有計劃,我們今年年內會實現印刷OLED產品的小批量量產出貨。第一支產品應該是高端的醫療顯示產品,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產品推向市場。”趙軍說。

目前,OLED的主流技術是蒸鍍OLED,它已經在手機、筆電、平板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印刷OLED是一種將材料通過噴墨印刷技術打印到基板上,並通過乾燥、固化等工序製作成OLED面板的技術,相較於真空蒸鍍OLED,成本能夠顯著降低。

從2024年開始,OLED顯示面板在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應用中的出貨量預計將大幅增長。蘋果公司已經與三星和LG兩家顯示技術巨頭達成了合作協議,預計將生產1000萬臺OLED版iPad Pro。市場研究機構Omdia預測,OLED顯示面板在2028年將增至7230萬片,滲透率達到14%。

在OLED顯示面板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以京東方和三星爲首的面板巨頭都已經開始了第8代OLED產線的建設,且雙方都表示將使用蒸鍍技術來進行生產。

但TCL華星選擇了印刷OLED技術作爲其在OLED領域的主打技術。據悉,TCL華星的印刷OLED技術可用發明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畢竟,在蒸鍍OLED技術佔據主流的時代,TCL華星產能部署落後於三星、京東方、LG,若要強行追趕,難度不言而喻。因此,通過印刷OLED有望實現換道超車,這是TCL華星作爲全球第二大顯示面板企業必須抓住的機遇。

趙軍說,“市場不斷髮生結構性變化,OLED進入持續快速增長的機遇期,TCL華星前瞻佈局,除持續推進FMM OLED(蒸鍍OLED)技術外,也在積極探索其他OLED技術方案,以進一步提高產品性能和成本競爭力”。

趙軍所說的其他OLED技術方案主要就是印刷OLED技術方案。當然,他的話也表明,面板廠商並不會只押注一種技術。TCL華星也有蒸鍍OLED量產線,三星和京東方也進行印刷OLED技術的研發。

在2024SID顯示週上,TCL華星還展出了14" 2.8K印刷Hybrid OLED顯示屏,這是TCL華星印刷OLED技術首次跨入筆電顯示領域的代表性產品。其搭載TCL華星新型Oxide補償電路設計與印刷OLED工藝製程,實現了量產級240PPI的技術突破。

但是,TCL華星想要在印刷OLED方面大展拳腳還存在一定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是缺乏一條有充分競爭力的、有足夠產能的高世代的生產線。

“TCL華星進行產業化嘗試的線是5.5代線,這是一條低世代的線,產能較爲有限,其產能和成本的競爭力不足以把印刷OLED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趙軍稱。

不過,趙軍也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時候,TCL華星會做出產線投資的決策,屆時印刷OLED大規模產業化最後的瓶頸就會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