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和諾德PK禮來,GLP-1王者之爭誰能笑到最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目前,以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禮來替爾泊肽爲代表的GLP-1類藥物在減重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隨着減重市場的持續升溫,兩家跨國巨頭也紛紛上調了全年業績指引。

近日,諾和諾德、禮來接連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根據諾和諾德披露的數據,第一季度業績實現總營收653.49億丹麥克朗(約94.96億美元),營業利潤318.46億丹麥克朗(約46.28億美元),同比增長30%。其中,司美格魯肽注射用降糖藥Ozempic銷售額持續攀升至278.10億丹麥克朗(40.41億美元),同比增長43%;口服降糖產品Rybelsus銷售額爲50.13億丹麥克朗(7.28億美元),同比增長17%;減肥藥Wegovy銷售額翻倍增長達93.77億丹麥克朗(13.63億美元)。司美格魯肽3款產品合計創收422億丹麥克朗(61.32億美元)。基於此,諾和諾德公司上調利潤和銷售前景,預計2024年銷售額可能上漲19%—27%,營業利潤可能增長22%—30%。

禮來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財報,全球總收入87.6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6%。其中,2型糖尿病藥物Mounjaro(替爾泊肽)實現銷售額18.07億美元;肥胖藥物Zepbound(替爾泊肽)實現銷售額5.17億美元;糖尿病藥物Jardiance(恩格列淨)實現銷售額6.87億美元。基於此,禮來將全年收入指引調高了20億美元。

從兩家巨頭的市場表現來看,上調的業績指引均反映了其在全球糖尿病和肥胖藥物預期可觀。儘管此前有觀點稱美國國會正在施壓諾和諾德,要求其降低Wegovy和Ozempic減肥藥的價格,但兩家藥企對於GLP-1市場的前景仍報以樂觀的態度。

對此,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目前,以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爲代表的GLP-1類藥物在減重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隨着減重市場的持續升溫,預計到2024年,司美格魯肽的銷售額將超過280億美元,可能超越Keytruda成爲全球藥物銷售排名第一的新冠軍。在GLP-1類藥物的開發中,替爾泊肽以其雙靶點的設計(GIPR/GLP-1R)在臨牀試驗SURMOUNT-3中展現出了更好的減重效果,相比之下,單靶點的司美格魯肽在STEP 1試驗中的表現較爲一般。這表明,雙靶點、多靶點可能會成爲GLP-1藥物差異化的突破口。

“從國際市場看,諾和諾德和禮來目前是GLP-1市場的兩大主要玩家,加大市場投入及‘收割’也將成爲這兩家企業瞄準的主要方向。”上述分析師說。

兩大巨頭之爭

目前,對於諾和諾德和禮來而言,王牌產品非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莫屬。

根據公開信息,按業務來看,諾和諾德糖尿病護理業務全球收入499.30億丹麥克朗(72.55億美元),同比增長24%,諾和諾德佔據全球糖尿病市場34.0%的份額。而GLP-1類糖尿病產品收入349.82億丹麥克朗(50.83億美元),同比增長32%,胰島素產品143.65億丹麥克朗(20.87億美元),同比增長9%。諾和諾德以55.3%的市場份額繼續統領全球GLP-1類糖尿病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減肥市場加速擴張,諾和諾德貢獻大部分增量,其肥胖護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2%達110.35億丹麥克朗(16.03億美元),諾和諾德也是全球減肥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導者,佔據85.4%的市場份額。

按區域來看,諾和諾德在北美的業務貢獻最大,營收392.80億丹麥克朗(57.08億美元);中國區業績爲45.06億丹麥克朗(6.55億美元),同比增長7%。在中國市場,諾和諾德主要有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兩款GLP-1藥物獲批,其中司美格魯肽目前在中國獲批治療糖尿病,包括注射劑和口服兩個版本。在一季度報披露上,諾和諾德預計,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有望在今年於中國上市。

也是基於較可觀的市場表現,GLP-1巨頭們在不斷加碼。諾和諾德在今年2月份公佈,大股東諾和控股將以115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收購美國製藥公司康泰倫特(Catalent),加上承擔的債務,總價值達到165億美元。這次收購讓諾和諾德獲得康泰倫特旗下的三個灌裝工廠。諾和諾德在一季報中稱,上述收購事宜將使公司能夠在未來爲更多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提供服務。

在諾和諾德不斷加碼市場之際,作爲最大競爭對手的禮來也不甘示弱。根據禮來披露的數據,替爾泊肽降糖品牌Mounjaro繼續保持着強勢的增長速度,自2023年暴漲10倍多至51.63億美元后,2024年第一季度又大漲217%,達到18.07億美元。減肥品牌Zepbound於2023年11月上旬獲批上市,不到兩個月,就創收近2億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已經超5億美元。兩款產品共計在第一季度拿下23.24億美元,年底有望突破十億美元。對此,禮來也表示,GLP-1類藥物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未來將繼續擴大產能,預計今年下半年實現最大的產能增長。

在2023年財報中,禮來也強調公司將繼續執行生產擴張計劃,但考慮到強勁的需求以及全面投入生產所需的時間,預計2024年其糖尿病和減重藥物的需求將超過供應。而在4月,禮來宣佈與無菌藥物製造商Nexus Pharmaceuticals達成最終協議,收購後者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Pleasant Prairie的一家可注射藥物製造工廠。禮來認爲,這次收購將進一步擴大其全球注射產品的製造網絡,並支持市場對該公司相關藥物增加的需求。禮來估計,該工廠可能會在2025年底開始生產。

在業內人士看來,禮來與諾和諾德在降糖和減肥市場的角逐,已經演變爲產能大戰。兩大製藥巨頭一直在努力建立自己的製造網絡,藉此保持與競爭對手的“相對優勢”。

攪局者不斷

產能擴建也被認爲是兩大巨頭不得不進行的佈局,此前就有聲音稱,相關方面正在對諾和諾德的定價展開調查,GLP-1藥物的價格“必須降低”。在諾和諾德GLP-1藥物面臨降價危機後,不少業內人士認爲,禮來替爾泊肽的降價也勢在必行。而降價之後,必然會面臨需求激增的情況。

此前,CIC灼識諮詢 執行董事總經理劉立鶴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GLP-1作爲處方藥,進入消費醫療市場仍有較遠距離,但目前已呈現出了消費化的傾向,並且事實上這部分市場正在成爲傳統藥企新的收入增長點。對於禮來、諾和諾德等成熟玩家來說,需要在滿足當前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品牌建設與消費者教育,維持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等。更重要的是作爲行業領導者,需要進一步進行口服化、長效化、新靶點、新適應症的開發及拓展,以鞏固自身的領先地位。對於以國內廠商爲代表的新入局玩家來說,在存量市場方面,需要通過提升藥物效果、口服化、長效化、性價比等方面吸引消費者,在增量市場方面,要努力與領先企業進行競爭,在新靶點、新適應症等方向中搶得先機。

在此趨勢之下,降價後的禮來、諾和諾德也需面對國產玩家的競爭,目前,多家國產GLP-1佈局企業已經不斷更新臨牀進展。5月2日,clinicaltrials官網顯示,恆瑞醫藥啓動了GLP-1R/GIPR雙重激動劑HRS9531治療肥胖的多中心、隨機、雙盲III期臨牀研究(NCT06396429;HRS9531-301)。該三期臨牀計劃入組540例肥胖患者,預計2025年完成。

恆瑞GLP-1R/GIPR激動劑HRS9531和口服GLP-1R激動劑HRS-7535初顯減重效果。一項用於健康受試者的I期臨牀(NCT05152277)顯示,接受HRS9531 4周治療的5.4mg組平均減重範圍爲4.3-7.7kg,幅度達6.7%-9.3%。小分子GLP-1R激動劑HRS-7535在I期(NCT05347758)研究中初顯減重效果,接受每日1次口服120mg HRS-7535治療的受試者第29天時的體重下降4.38kg。

據行業諮詢機構測算,國內GLP-1市場規模2030年有望突破330億元,其中超重/肥胖適應症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3億元,2型糖尿病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5億元。在研藥企包括恆瑞醫藥、信立泰、甘李藥業、華東醫藥、聯邦制藥、諾博特生物、雙鷺藥業、仁會生物、鴻運華寧等。

“在國際市場上,諾和諾德、禮來等國際藥企是中國藥企出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強大競爭對手。這些公司憑藉着豐富的研發經驗、成熟的生產技術和廣泛的全球銷售網絡,構建了強大的競爭優勢。儘管面臨着多重挑戰,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藥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機會。”劉立鶴指出,對於國產GLP-1藥物而言,最大的優勢往往在於性價比和對於本地市場的適應,目前部分國產GLP-1藥物已經展現出了國產藥企的強大創新能力和商業佈局能力,相信隨着國產藥品質量的提升,將有望搶佔諾和諾德和禮來兩大巨頭在中國的銷售市場。

然而,在性價比優勢方面,隨着獲批藥品數量的逐漸上升, GLP-1藥物整體價格或將下降。屆時性價比優勢將被削弱,除藥物療效、依從性等臨牀方面外,在品牌形象和營銷渠道等商業化角度諾和諾德和禮來兩大巨頭具有較高的護城河,國產廠商依然面對着較爲嚴峻的挑戰。

作爲當前的熱點方向,GLP-1藥物已然受到來自國內外生物製藥企業的重點關注和投入,最終的結果可能不斷“內卷”,將從創新戰變成成本戰。而作爲降糖和減重藥物,GLP-1藥物具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因此最終可能會出現療效、性價比、依從性等方面最具優勢的幾家企業脫穎而出,成爲市場的主導者。

不過,上述分析師也強調,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種“內卷”競爭可能帶來一定的壓力,甚至有可能經歷生存考驗。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而言,這種“內卷”又是一種必然,對科技創新、產業鏈的完善都有所幫助,最終傳導到消費者身上使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