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Svante Paabo研究古人類基因30年 奠定演化史

帕博與妻子美國靈長類學科學家維吉倫特(Linda Vigilant,圖右)。(美聯社)

諾貝爾獎生醫獎今天傍晚揭曉,由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Svante Paabo獲獎,以表彰其在古人類基因和人類進化的研究成就。國內專家表示,Svante Paabo從1990年代開始研究古人類基因,他的貢獻並不在於單一重大研究,而是多年來奠定人類演化的知識基礎。新冠疫情期間有研究發現,帶有尼安德塔人基因片段者,較容易受到新冠肺炎感染,而Svante Paabo正是建構尼安德塔人基因序列的重要人物。

2022諾貝爾生醫獎由瑞典生物學家Svante Paabo獲得殊榮。臺灣科技媒體中心今舉辦線上記者會,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文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周成功,以及副教授可文亞,一同分享Svante Paabo的研究貢獻。

李文雄表示,Svante Pääbo是第一個有系統地研究古人類基因的學者,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研究技巧。周成功也說,如何確保從這些幾近「化石」的標本中,萃取到不受污染的基因,是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一步一腳印克服,現在無論歐洲或中國大陸,都在使用這項技術來了解古人類基因。

周成功指出,「尼安德塔人」被認爲是人類的遠親,1997年有研究顯示,現代人類的粒線體DNA序列和尼安德塔人完全不同,認爲兩種人過去未曾發生交配行爲;到了2000年代,Svante Paabo發現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定序出現在現代人的基因體中,因此推測過去尼安德塔人男性曾和現代人女性交往,基因訊息因而流傳到現代人身上。

可文亞表示,Svante Paabo在2010年又發現另一個人種「丹尼索瓦人」,他們在西伯利亞的洞穴中挖出一根小指頭,成功分析出DNA序列,並找出該人種的基因全貌。

可文亞認爲,Svante Paabo的成就不在於單一篇重要研究,他的成就在於,透過嚴謹的數學模型找出從蛛絲馬跡,一步步建構出人類的演化歷史,奠定了我們對於人類演化的瞭解。

新冠疫情期間,Svante Pääbo也公佈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周成功表示,2020年他分析3200位英國染疫住院病人,與80萬人的對照組相比,他們的3號染色體上有較高比例帶有來自尼安德塔人基因訊息,顯示這個基因片段讓他們比較容易被感染。

2021年,Svante Pääbo又分析了2000多位染疫的重症病人,發現他們的12號染色體都缺少來自尼安德塔人的特定基因資訊,可能因此缺乏保護作用。

李文雄表示,這並非諾貝爾生醫獎首度頒發給遺傳學者,但Svante Paabo是首位研究人類演化的得獎者,這對於基礎研究者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因爲遺傳研究和社會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對遺傳學有基本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