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微RNA顛覆法則 給漸凍症希望

美國2位科學家發現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因而獲得2024年諾貝爾醫學獎。(新華社)

2024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出爐,美國2位科學家發現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因而得獎。國內學者指出,microRNA的發現顛覆傳統生命科學的中心法則,替疾病治療開創全新道路,多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皆在持續開發相關藥物。臺灣的漸凍症治療與藥物研究也是奠定在此發現。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俊安表示,1980年代以前,大衆熟知的生命科學中心法則,是去氧核糖核酸(DNA)轉錄成訊息核糖核酸(mRNA)再轉譯成蛋白質,過去都以爲RNA只是「跑龍套」角色,直到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與魯夫昆(Gary Ruvkun)在2000年,從秀麗隱杆線蟲中發現microRNA的存在,才顛覆傳統法則。

microRNA可以介入mRNA轉譯生成蛋白質的過程,調控大量基因,並控制蛋白質生成多寡,影響個體生長、發育及疾病表現。陳俊安說,科學家在線蟲身上發現microRNA時,本以爲在高等生物體內沒有,沒想到幾乎所有生物體都存在microRNA,經歷長時間演化仍被保留下來,可見其重要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張崇德表示,microRNA長度約21到23個核苷酸,在小小的區域內影響蛋白質基因表現,大大影響個體生長、發育及疾病表現。microRNA也具極大藥物開發潛力,可應用於異常增生、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甚至病毒或細菌感染。

張崇德指出,microRNA「let-7」基因更被發現與癌症關係緊密,藉由抑制特定microRNA能阻止致病基因生成,是癌症檢驗的重要靶點,有些癌症中表現較多,更能協助進行癌症基因標靶測試,早期診斷、治療。

陳俊安指出,基因治療常面臨「脫靶效應」,當編輯系統無法準確與目標基因結合,容易造成基因更動或基因突變,且RNA藥物在體內運送時,容易堆積在肝臟,難擴及全身或送達特定部位,因此microRNA藥物針對肝癌效果較好,但全身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尚須克服「脫靶效應」及「體內藥物運送」2大瓶頸。不過目前已有一項肝癌的「microRNA-122拮抗劑」進入臨牀實驗,未來有機會投入醫療應用,而國內中研院團隊也正在發展用於評估漸凍症的發病風險與藥物研發。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華容表示,由於DNA變成RNA再變成蛋白的過程非常長,而microRNA可以擔任調節的角色,幫助細胞立即、快速反應外界的刺激。microRNA會從細胞中大量釋放,在細胞之間互相影響,而去改變另一個細胞,這是DNA和RNA做不到的。

李華容說,兩位學者發現了第一和第二個microRNA片段,開啓了這條路,後來才知道人體有上千個片段的microRNA。後續科學家在各自領域持續研究,也許不是直接應用,這段路還要走很久,但不可抹滅兩人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陽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許翺麟表示,曾在研討會遇到魯夫昆,他私底下幽默風趣,但面對科學十分嚴謹;陳俊安也回憶,自己曾在韓國遇到安布羅斯,是一位很主動積極的學者。

針對本次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許翺麟給予肯定,兩人過去就被認爲是熱門人選,只是前幾年有更重要研究,因此與獎項擦肩而過;陳俊安則表示,2006年曾有人因線蟲奪獎,所以有點意外本次醫學獎得主會是他們,顯示這項研究非常重要,也很令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