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vax抵臺施打條件寬鬆 北市:恐供需不平衡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中)今上午出席「智能防詐生態圈」啓動儀式,會後受訪談及Novavax疫苗接種流程,擔心接種對象條件寬鬆造成供需不平衡狀況。(陳薏雲攝))

首批Novavax疫苗50.4萬劑今天上午抵臺,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由於Novavax爲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安全性高,因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18歲以上成人,可當作第1、2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追加劑接種。今上午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談到臺北市Novavax的接種流程表示,已規劃醫院門診8日開放施打;診所則開放預約系統11日可接種,但中央配發多少量、何時抵達北市,還須待中央訊息,加上中央未訂定施打年齡順序,恐會造成供需不平衡狀況。

蔡炳坤今上午出席「智能防詐生態圈」啓動儀式後受訪表示,臺北市疫情指揮中心已針對Novavax疫苗做充分討論,中央對外表示8日可以開打,若按照期程,臺北市已經規劃兩種接種管道,第一是開設novavax醫院接種門診,暫定8日開始施打,第二是北市疫苗預約系統,把novavax加入選擇,讓民衆可上網預約並至診所接種,最慢11日就可開打,提供民衆不同的管道選擇。

蔡炳坤也強調,還需要跟中央確認兩件事,第一、臺北市可以分配到多少劑;第二、疫苗什麼時候到臺北市,由於novavax安全性高,施打對象條件相對寬鬆,中央並未明確規劃年齡層的施打順序,恐會造成未分流供需不平衡,蔡炳坤錶示,曾建議讓75歲以上長者優先施打,但中央並無規劃,因此只能先開放大衆預約,待開打後觀察供需量再做預約制度的滾動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