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強勁引擎帶來新動能

來源:農民日報

“河北330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河南鶴壁市小麥單產912.6公斤創全國新高!”“四川2000多萬畝油菜豐收在望!”隨着全國夏糧收穫接近尾聲,喜訊不斷從各地傳來。

豐收的背後,離不開科技的保駕護航。糧安天下,“地”是基礎,“技”是支撐。回首十年,科技創新作爲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要素,已經深入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催生出一批好品種、好技術、好模式,在全國“遍地開花”,爲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的萬里家庭農場,陽光灑滿水田,綠油油的水稻秧苗長勢喜人。家庭農場負責人刁萬鵬說,洮北區屬於中度鹽鹼區,以前他種的是普通圓粒水稻品種,賣不上價,效益差。聽說新品種“中科發5號”有優質、高產、抗逆、耐鹽鹼等優點,就趕緊拿出300多畝地來試種,“去年一年種下來不僅產量提高了,稻穀銷售價格也大幅提升,算下來每畝地比原來多掙了680多元,整體增收20多萬元。今年600多畝水田全都種上了‘中科發5號’,希望能有好收成。”刁萬鵬說。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刁萬鵬種植的“中科發5號”,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團隊運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培育而成,保留了產量高、米質優、口感佳、抗病、耐鹽鹼等優秀基因,比當地優質主栽品種增產20%以上,鹽鹼地種植平均畝產可達600公斤以上,真正破解了中國大米“高產不好吃,好吃不高產”的難題。

近年來,我國農業育種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大豆“齊黃34”創鹽鹼地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高產紀錄;油菜“中油351”在鹽鹼寒冷乾旱的環渤海地區,機收實收畝產菜籽246.65公斤,達到長江流域油菜主產區高產水平……一粒粒良種被選育出來,增添了端牢中國飯碗的信心和底氣。

“藏糧於種”,更要“藏糧於技”。小麥是我國三大主糧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可是條鏽病卻在每年席捲大量麥田,造成小麥減產甚至絕收,令無數麥農苦不堪言。

由於條鏽病菌可借高空氣流進行遠距離傳播,其有效防控一直是國際難題。爲攻破這一世界性頑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陳萬權帶領科研團隊,探索抗病品種、藥劑拌種、退麥改種、帶藥偵查、打點保面等關鍵技術,構建了小麥條鏽病菌源基地綜合治理技術體系。這一“中國方案”在我國西北、西南菌源基地大規模推廣應用十餘年,使全國小麥條鏽病發生面積減少了50%,每年挽回小麥損失20億公斤以上。

陳萬權說:“與小麥條鏽病的鬥爭是一場持久戰,但是欣慰的是,通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實現‘有病無災’和病害的持久控制。”

茂名市是廣東省農業GDP最大地級市,糧食年產量超31億斤。多年來,在“吃飽飯”的慣性思維引領下,人們只關注栽培兼用型大米品種,對加工型專用米的栽培重視度不夠,稻米產業鏈價值發掘不足。

“老產業”轉型升級,還需科技“推一把”。去年3月,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導下,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與茂名市茂南區展開合作,在茂南區鰲頭鎮設立全省首個“科創試驗田”,進行加工型稻米定製生產,並喜獲豐收。以“功能定製”爲抓手,在傳統產業區創新“米袋子”的升級發展路徑,只是廣東省在科技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探索之一。近年來,廣東省還探索出了“圍點搭環”“跨行抱團”“跨域接力”等諸多模式,借力機制創新培育新動能,提升科技貢獻率,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生“金”。

十年改革路,創新立潮頭。育良種、用良技、施良法,持續推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一定能爲農業現代化建設注入更爲強勁的動能,向着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奮勇前進。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眉 見習記者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