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難請本勞 農民:應加強黑工稽查與提高本勞誘因

爲協助解決產業缺工問題,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其中將調高小型農民及農民團體移工核配比例爲本外勞1:1,並擴大農糧產業僱主資格。(本報系資料照)

爲協助解決產業缺工問題,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其中將調高小型農民及農民團體移工核配比例爲本外勞1:1,並擴大農糧產業僱主資格。農民表示,粗重的工作本勞根本不願意做,也有合法引進的外勞不滿意環境與薪資就「落跑」,政府應在「黑工加強稽查」、「提高本勞誘因」下雙管齊下。

勞動部指出,爲協助解決農村人力不足,配合農委會先前已提高農業移工總額至1.2萬人,將調高10人以下小型農民或農民團體聘僱移工核配比率,由現行35%調高爲本外勞1:1,至於事業單位及大型農戶維持核配比率35%。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4)日審查「野保法」條文修正草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本次將增加農業移工員額6000人到1萬2000人,其中包含外籍移工和本勞,畜牧、養豬、養牛、水產等產業可讓單一僱主直接和農委會申請;蔬菜、水果等因爲有季節性,因此將透過農會等單位進行移工的派遣,缺工的農團體可儘快與農委會來申請。

農民阿中(化名)指出,農業缺工一直很嚴重,以養雞產業來說,抓雞、扒雞糞相當累人,工作時間又是三更半夜,本勞沒有6-7萬薪資根本沒人要做,移工至少也要4萬以上,「在成本與意願因素下,不用移工(黑工)根本沒辦法」。

阿中說,農村設備老舊,年輕人也不願意回來做,設備改善又涉及地方自治規範,改建的鄰避效應又會被居民抗議,合法申請的外勞也要符合「勞基法」規範,時間到了就下班,週末休假的勞動力空窗也讓人頭大。

另有農民說,農業黑工是農村的隱形勞動力,調高本外勞比例到1:1是好的方向,但年輕人不太願意做農村粗重的工作,合法外勞進來若不滿意薪資,沒幾個月就跑了,合法移工馬上變黑工,這樣也不用被仲介抽成。

他說,請外勞已是趨勢,對這次放寬申請移工樂觀其成,但要在加強稽查黑工,以及提高本勞誘因等雙管齊下,才能改善現有的農村勞動力問題。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陳怡任表示,農企業、合作社等都可以申請外勞,但要有一定的經營規模,例如種植花卉就必須要0.5公頃的經營規模,不過本勞不一定比較貴,因爲僱主還要幫外勞繳付就業安定基金、勞健保,薪資也要達到基本工資等。「本次調配移工核配比率,確實也是因爲本勞意願不高,所以才放寬外勞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