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進口鮮乳零關稅 酪農業者叫苦

2025年起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關稅將由每公斤14元降至零,勢必衝擊國內生乳市場。(美聯社)

臺灣與紐西蘭2013年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農業部9日公佈,即起臺灣鳳梨可輸往紐西蘭,但其實2025年起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關稅也將由每公斤14元降至零,勢必衝擊國內生乳市場。酪農業者指出,進口乳價格較低、較濃醇香,吸引餐飲業者採購,明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關稅降爲零,擔憂更多業者買進口乳,不買國產乳,且至今未見政府提出相對應措施,直言再不做,他們就要「亡了」。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表示,進口乳通常經過逾120度的高溫殺菌,能使延長保存期限到30天以上,且因蛋白質經過高溫產生變化,讓牛奶變得較濃醇香,加上歐、美國家飼養牛隻成本較低,國內手搖飲業、餐廳、飯店等餐飲業者,較常採購進口乳,實在很擔憂明年起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關稅降至零,會使更多商家買進口乳,不買國產乳。

方清泉指出,臺灣的國產乳從生產到銷售通常僅歷時24小時,消費者購買到的國產牛乳非常新鮮,是國產乳的最大優勢,政府應該投入經費進行相關宣傳,就像政府宣傳國產豬,鼓勵民衆愛用國產豬,希望國產乳也能比照。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迴應,明年開放紐西蘭液態乳免關稅進口,造成的國產乳衝擊,應不如外界想像中大。未來也會向行政院爭取經費,加強食農教育、宣導及行銷,拓展國產乳銷售通路、鼓勵業者使用國產乳。

方清泉也說,國產鮮乳保存期限平均約2周,進口乳保存期限經常30天以上,甚至部分保存期限達90天,在臺灣卻都被稱作「鮮奶」,相當不合理,尤其國外進口乳經常跟國產鮮乳一樣擺放在冷藏櫃販售,易使大衆搞不清兩者差異,希望政府確實區隔國產鮮乳及進口乳差異,規定保存期限超過30天以上而且殺菌溫度超過120度的牛奶,改爲「保久乳」或「長效乳」。李宜謙表示,會請衛福部評估。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無論是產業或行政部門對於保護國產鮮奶,讓酪農可以安心養牛,需要有具體的經費補助、配套規畫,全力協助養牛產業轉型升級。

洪申翰指出,乳業轉型升級包含強化國產鮮乳辨識區隔進口鮮奶、協助開發多元國產乳製品、從今年9月獎勵學校午餐供應國產乳品、保久乳品供應弱勢敬老孕婦及綠色照顧站。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大家擔心紐西蘭進口鮮乳降爲零關稅後,會衝擊市面鮮乳飲用習慣,大家會分不清楚鮮乳跟保久乳的差別,臺南柳營佔全國40%鮮乳產量,對他們壓力很大,進口如果標示很清楚,民衆就可以清楚選擇國產或是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