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 天津最有年味兒的事

與家人團聚是過年的頭等大事。本次調查中,有95%的受訪者是在自己家或父母家過年,有5%的受訪者在外地過年。回家是春節永恆的主題,正如那句歌詞所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而在外地過年的受訪者中,不回家的主要原因分別爲工作需要、旅遊。

春節,是心中濃濃的「鄉愁」對我們的呼喚,讓我們對「家」和「家人」都有了一份特別的情懷。調查中,在「過年最讓您興奮的事是什麼」一題中,「團聚」穩居第一位,其次是「休假放鬆」。

春節與家人、親友團聚固然令人興奮,但各種聚會往往成爲攀比、催婚、催生的「戰場」。在回答「過年團聚,哪些話題讓您壓力山大」一題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掙錢多少、父母老了、催婚,排在後兩位的分別是:房子、車子攀比和催生。

就春節聚會的種種壓力和攀比,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浩認爲:春節壓力反映了當前人際階層差距導致的焦慮心態,他建議人們用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衡量成功和幸福,在過年聚會時放下負擔,迴歸親情,體會家的溫馨和故友團聚的快樂。

什麼是我們心中最有年味兒的事呢?放鞭炮、吃餃子還是拜年?在本次調查中,受訪者認爲最有年味兒的是年夜飯和全家團聚,其次分別爲:貼窗花和對聯、放鞭炮煙花、走親訪友和看春晚。

春運,是很多中國人過年的「痛」。一部《人在冏途》將春運的各種「槽點」反映得淋漓盡致。本次調查資料顯示,市民在春節出行方面最煩憂的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爲:交通堵塞、火車票難買和車上擁擠。

過年既有「樂」,也有「煩」:春運擁擠、到處是人、各項開銷、三姑六婆碎碎念以及年華老去等,成了不少人的心頭煩憂。本次調查中,在「過年期間您覺得最煩惱的事是什麼」一題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爲:交通擁堵、開銷大、又老了一歲。

拜年是春節不可或缺的習俗。隨着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達,通過微博、微信拜年已漸成主流。

想到過年,我們總會想到香噴噴的年夜飯。套用一句「舌尖體」來說就是: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本次調查中,我們請506名受訪者寫出「最喜歡父母做的過年飯菜」,其中:餃子、排骨、燉牛肉、燉魚等「位列前茅」。還有一位受訪者回復:最喜歡媽媽煮的米酒炒雞。由此可見,各家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而這道一過年就想念的飯菜和記憶中四溢的香味,不正是親情的味道嗎?

春節,除了年夜飯,充滿濃濃年味兒和親情的還有全家福。我們就506名受訪者過年照全家福的頻率展開了調查,資料顯示有近六成受訪者(57.51%)很少照全家福。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還讓506名受訪者爲自己去年陪伴父母過年的表現打分。其中,僅有不到一成受訪者(6.32%)爲自己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數。

陪伴,是最好的愛。快過年了,多抽些時間,陪陪父母和家人吧。最好每年能照一張全家福,用光與影記錄每年的春節團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