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纔是真考驗 醫揭關鍵數據:有機會爆大規模疫情

前臺大醫揭關鍵數據稱,年後有機會爆大規模疫情。圖爲民衆接種疫苗的畫面。(粘耿豪攝)

農曆春節期間本土疫情持續燒,每天約有10至20多例的確診,到底年後疫情會好轉?還是會出現另一波大規模感染?對此,前臺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年後纔是考驗的開始,因爲年前單日可檢驗3萬件樣本,但過年期間量能縮減到三分之一,因此的確有機會爆發另一波較大規模的社區感染,提醒大家不要鬆懈了。

林氏璧昨在臉書發文表示,農曆春節的連假即將結束,不少民衆好奇台灣年後是否會出現一波較大規模的社區感染,他個人認爲是有機會的,並呼籲大家不要因爲這幾天案例少少的,就掉以輕心。畢竟年前單日可檢驗近3萬件的樣本,但過年期間單日檢驗量約1萬件而已,是年前的三分之一。

林氏璧認爲年後纔是考驗的開始,屆時可能又會開始新一波關於「清零」與「共存」的討論。他指出清零與共存從來就不是互相沖突的防疫政策,應該是不同防疫階段做出來的政策選擇,中間當然有些灰色地帶。

林氏璧指出,想要與病毒共存應做好2個準備,分別是「口服藥物」與「第三劑的覆蓋率」。尤其是第三劑加強真的施打狀況特別重要。

林氏璧也說,先前面對Delta提倡第二劑要打到八成或九成的覆蓋率,但如今第三劑加強劑開打,他認爲第三劑不該聚焦在「整體覆蓋率」,而是應注意某些族羣的施打狀況,像是邊防人員應至少要打到七成,而重症高風險的族羣一定要打好打滿,重中之重應該是60歲以上與第九類患者有無接種第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