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處理逾6000起野生動物救援 新北動保處支持生態電影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左)爲紀錄片導演詹家龍打氣,以行動支持作品。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臺灣紫斑蝶是全球兩大越冬型蝴蝶之一,生態導演詹家龍記錄紫斑蝶在臺灣世紀奇景,耗時5年深入山中蝶谷,完成生態電影「消失的紫斑蝶」,爲讓紫斑蝶保育成全民運動,新北市動保處也加入響應行列,邀市民進戲院,透過紀錄片更認識紫斑蝶生態和魅力。

新北市動保處指出,「消失的紫斑蝶」是臺灣首部以蝴蝶爲主角的電影院線紀錄片,生態導演詹家龍耗時5年拍攝,投入數百萬的資金完成的作品。該片深入探訪具有獨特越冬習性的紫斑蝶,記錄成千上萬紫斑蝶在避寒時的神秘過程,描繪紫斑蝶在臺灣奇幻一生。

詹家龍利用超高速攝影機捕捉紫斑蝶生命週期中關鍵時刻,例如從幼蟲變成蛹,再到最後破蛹而出成爲美麗的蝴蝶,這些令人驚歎的影像爲紀錄片增添獨特的視覺效果和觀賞價值。

臺灣目前有4種紫斑蝶,包括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和小紫斑蝶,牠們展翅寬度約爲6至9公分,屬於中大型蝴蝶。這些紫斑蝶的共同特徵是前翅背面呈現具有光澤藍紫色。拍動翅膀時,翼上的鱗粉會因光線的折射,因不同的角度展現出淡紫色、豔紫色或亮藍色的紫色光澤。

大部分的蝴蝶在秋天產卵後,到寒冬之前陸續死亡,能夠越冬存活的蝴蝶非常罕見。然而,紫斑蝶卻有獨特的越冬方式,會羣體飛到南臺灣的低海拔山區過冬。這些地區溫暖潮溼,有充足的蜜源植物,吸引蝶羣聚集,形成了壯麗的景象。臺灣「紫蝶幽谷」和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並列,是全世界目前已知最大的兩個越冬型蝴蝶谷。

紫斑蝶每年有3次大規模遷徙,遷移時形成了臺灣最美道路-紫斑蝶道,等到第二年春天來臨時,羣體向北飛行,其中一部分沿着太平洋海岸飛到新北市龍洞地區度夏。

新北農業局長李玟指出,新北市致力推動「農業健康市/式」理念,重視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積極施行棲地覆育及生態廊道建設,使得生態資源豐富,成爲觀賞蝴蝶的絕佳地點,這裡可以觀察到全臺灣超過三分之一的蝴蝶種類。除了龍洞外,新北市近郊地區如新店和美山、中和圓通寺、土城桐花公園、新莊青年公園等也是賞蝶熱區。

新北市動保處致力於救助受傷的野生動物,過去一年處理逾6000起的野生動物救援案件,致力作爲友善動物城市爲目標,努力幫助更多的野生動物迴歸自然棲息地。動保處團隊透過行動支持保育工作,近月接連響應生態電影,4月是「山椒魚來了」、5月是「守護黑面琵鷺」,7月是「消失的紫斑蝶」,藉助電影擴散力,要讓保護生態觀念更加深植人心。

紀錄片導演詹家龍的工作室中設有小型棚景,以利隨時工作。圖/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紫斑蝶每到秋冬時節便會成羣飛越上百公里到南方山谷避冬,造就「紫蝶幽谷」奇景。圖/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