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飛機3度來臺 DC8低飛臺南嘉義瞭解空汙物變化

上次因引擎過熱未能飛航的DC8空氣品質監測飛機,今天成功從韓國起飛來臺。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境部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七海計劃高屏3D空品實驗,環境部表示,上次因引擎過熱未能飛航至臺灣的DC8空品實驗機,今天再次飛航到臺灣,與GIII執行第3次連續48小時密集觀察空氣污染即時變化,觀測資料將綜合解析高屏地區空污成因。

環境部監資司長謝炳輝表示,爭取美國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DC8及GIII飛機今天再次飛航到臺灣,上次因引擎過熱未能飛航的DC8,這次從韓國起飛至泰國,而GIII則由菲律賓起飛來臺,觀測範圍爲屏東至臺中一帶高空,本事觀測完成後,後續仍會力邀NASA下一次的合作。

環境部說明,今天爲東風型態,可能導致中南部污染物持續累積,這次DC8飛航至臺南及高屏地區,高度維持2000英尺(約610公尺)低飛,另到臺南及嘉義加場時則降至46英尺(約14公尺),可更貼近地面量測空污物變化,以瞭解大氣環流、污染源及地形等對空品的影響;而GIII則維持在2800英尺(約853公尺)高度飛航在臺灣西半部上空進行觀測。

環境部表示,NASA飛機DC8及GIII曾於2月15日,以及GIII於2月28日成功飛航至臺灣4小時,2月28日原規畫飛行的DC8飛機因引擎臨時出現問題,當日僅有GIII飛航至臺灣協助量測區域空氣品質,同時密集觀測到境外與本土污染疊加影響空氣品質達橘色提醒等級。

環境部指出,前2次密集觀測已採集臭氧(O3)、細懸浮微粒(PM2.5)、揮發性有機物(VOCS)、金屬元素、有害物質、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塑膠微粒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共550個樣本。

今天DC8飛機再飛航到臺灣,並與氣象署、交通部民航局、空軍氣象聯隊、各地方環保局、國內外20所學研單位45名教授學者等協作,動員超過200人進行第3次連續48小時不間斷密集觀測,爲綜合解析地形、大氣環流與空氣污染物三度空間隨時間變化的國際聯合觀測。